本报讯(记者杨爽高佳帅)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2021年,我区首支以退役军人为骨干的公益救援队伍——“首都老兵”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门头沟分队正式成立。此后,他们便持续在应急救援与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在这样一个极具特殊意义的年份里,“首都老兵”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门头沟分队荣获了“北京榜样·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8月,一场别开生面的应急救援演练在斋堂镇爨柏景区展开。组织动员、装备用具、登车出发……参加演练的“首都老兵”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门头沟分队的队员们反应迅速、动作敏捷,充分展现出整支队伍精湛的业务技能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今天,我们参加斋堂镇联合救援演练,模拟爨柏景区有一被困人员中暑,转运途中要时刻注意被困者的身体状况。”眼前这个正在布置演练任务的人,就是“首都老兵”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门头沟分队队长李云龙。2020年,他以退役军人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北京门头沟蓝天救援队,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参与应急培训、救援抢险、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
“刚加入救援队的时候,感觉体能比在部队时差了很多。于是,就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跑步、爬山,恢复体能。退役后,虽然我们的身份都变了,但是部队培养我们为人民利益冲锋在前的意志没有变,军人骨子里的奉献精神永远不会变。”李云龙坦率地告诉记者。
由于具备丰富的攀登经验与敏捷的反应能力,退役军人志愿者逐渐成为救援队伍的骨干力量。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探索社会化拥军新模式,支持李云龙与队内其他27名退役军人共同组建“首都老兵”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门头沟分队,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
队员张大为说:“平时参加队里组织的各类培训和活动,在掌握救援技能的同时,也增强了身体素质。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
对公益事业的满腔热忱,让这群平均年龄45岁的退役军人走到一起。但在真正参与紧急救援任务后,他们却发现这份责任远比想象中的更重。时间难以协调、气候条件恶劣、环境复杂多样……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队员们总会拿出军人勇于攻坚克难的战斗作风,及时向被困人员施以援手。
“在这些任务里我们要翻山越岭,最长的时间甚至能达到两天两夜,浑身特别冷还要积极地寻找被困人员的方位,有时候自己都会心生退意。但我是一名军人,军人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虽然我脱下的是军装,但是褪不去的是军魂。”副队长姜洲说。
去年7月,河南多地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首都老兵”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门头沟分队第一时间携带物资装备驰援新乡市,配合做好抗洪抢险应急救援工作。在短短的10天里,“首都老兵”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门头沟分队先后参与了前稻香村、辛庄村、卫辉市第一附属医院的救援转移工作,累计转移受灾群众、医护人员、住院患者1000余人次。
“那次救援里,我们几乎24小时都在水里泡着,由于水质很脏,垃圾、粪便什么都有,每个人的脚几乎都被泡烂了。但是,我们的队员都相互鼓励着,没有一个退缩的,能多送一船人就多送一船人。洪水不退,老兵不退。”李云龙边回忆边感慨道。
截至目前,“首都老兵”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门头沟分队已累计协助山野搜救、水域救援等应急抢险任务15次,参与疫情防控保障服务13次,参与大型活动安全保障服务7次,组织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11次,志愿服务时长达4000余小时。这群不善言辞的退役军人,用辛勤汗水践行着“若有战,召必回”的初心和誓言,用实际行动彰显着“退役不褪色”的使命与担当。
- 标题导航
- 军民鱼水情深 热庆“八一”活动多
- 打造“小小传承人”工作品牌助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 妙峰山民族学校创建文明校园
- 预防网络沉迷宣传教育 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 7月份第五周(7.23-7.29)河长制综合情况
- 举行“共升一面旗 同唱一首歌”主题升国旗活动
- 休养老人新冠疫苗接种率100%
- 获统计诚信单位荣誉
- 开展改革开放史宣传教育活动
- 养老诈骗有“套路”宣传讲座助老年人识骗
- 七夕
- 投放1500辆共享单车畅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 文明养犬助创城
- 闻汛而动主动治理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 狂犬疫苗免费接种进社区
-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刘启芳
- 远离毒品共享美好人生
- 北京阜外医院专家义诊走进斋堂镇林子台村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主题活动
- 开展汽车维修行业规范守则教育实践活动
- 人才高速路
- 公共场所礼仪
脱下的是军装褪不去的是军魂
“首都老兵”勇担当“战场”虽换使命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