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婷)念活实、摸、育、聚、建“五字诀”,压实责任定目标,摸清底数明方向,培育产业强动能,凝聚合力注活水,完善制度保权益,2022年底,我区5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实现全面消薄,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2308.5万元,同比增长78.6%。其中,6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100万元。
我区制定2022年底提前实现全部薄弱村消除任务目标,区主要领导亲自督办,区领导多次专题调度,制定区级工作方案,强化各部门政策保障,聚合力、集全智,全力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
组织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等方式,从人口、土地资源、产业发展及集体经营性收入等方面,对薄弱村进行全面细致摸排梳理,建立基础信息台账并实行动态管理,并依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动态监测薄弱村收入及构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整合中央、市级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项目资金5538.31万元,帮助6个镇发展70个产业项目,强化日常监督和指导,建立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严肃资金使用及资产管理,助推薄弱村自身造血功能不断完善。据统计,产业项目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00余万元。利用市级、区级帮扶单位结对帮扶及西城区结对协作契机,实现每一个薄弱村至少有一个帮扶单位帮扶,各帮扶单位充分发挥人才、资源、资金、科技等优势,促进薄弱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
据统计,两年间,各帮扶单位特别是市属国企通过派驻第一书记、发展特色产业、购买农特产品等方式,帮助薄弱村实现增收共计230余万元。
同时,为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我区起草《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实施意见》,夯实管理责任,推进“三资”管理数字化改革,创新基层共商共建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聚焦防止薄弱村“返薄”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以人才培育、产业发展、结对共建等为抓手,开拓发展思路,促进我区农村地区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我区5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面消薄
6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