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谢琪锦)近两年来,区教委依托城乡教育发展联盟开展“迷你”学期制改革探索,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最大化。日前,由北京八中京西校区和军庄中学组成的联盟校,开始了他们的“迷你”学期,两校学生组成新的班级,进行为期一周有关知识与力量、科学与研究、好奇与探索的“迷你”学期研学之旅。
学生们围桌讨论的声音不绝于耳,军庄中学的生物课堂上热闹非凡,北京八中京西校区和军庄中学的学生们正在探究京白梨身上的秘密。在生物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利用军庄镇当地的特色京白梨,亲手制作果酒,深入体验生物学的实践魅力。而在军庄中学特色课程——“热缩片制作向阳花”的课堂中,北京八中京西校区的学生们感受着这一特色教学,拓宽着他们的学习视野。
这次“迷你”学期研学实践活动的实施主体为双方学校初一年级学生,课程实施的场域为北京八中京西校区、军庄中学、首钢园、孟悟生态园。两所联盟校学生互换生活学习场景,深度共享教育资源,实现了城乡教育深度融合。
据了解,各联盟校在实施“迷你”学期研学实践活动中,按照区教委要求,采取“1+1”模式及“A+B+C”课程。其中,“1+1”模式指两所学校学生共同组成1个班级,在城区学校和乡村学校各进行1周的学习生活;“A+B+C”课程是指在山区校实施国家课程A加实施迷你学期研学课程B;在城区校实施国家课程A加特色校本课程C,共同构成“A+B+C”课程,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