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怡然
为管理好稻地果园的小树,果树技术专家彭德平舍弃了自家的3亩果树地,顾不上病痛,也无暇照顾多病的妻子,放弃了家里舒适的居住条件,把果园当成家,在那里一住就是3年。
房间面积不大,光线也不好,内部极为简陋,没有家具,惟一的桌上摆着一些炊具,一日三餐他都是自己做……对于这样简陋的生活条件,彭德平不以为然。他说,人的一辈子很短,要是能做一点对别人、对村里人有益的事情,也就满足了。
彭德平没有上过农校,他的果树技术知识是跟着父亲学的,之后又向区里的技术员学习,并主动参加市、区举办的培训班。除此之外,彭德平最主要还是靠自学,就像他自己说的,我最大的老师就是书本。彭德平从1986年开始在村里管理果树,到现在已经有近30年的时间。30年来,彭德平从一个果树技术爱好者逐步成长为果树专家,他的辛勤付出与取得的成绩也汇集成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我区乡间流传开来。
1986年,在区林业局的支持下,彭德平为雁翅镇太子墓村引进了乔化红富士品种,替代了之前的国光等杂品,太子墓村500亩红富士基地由此开始发展。由于对新品种不太了解,彭德平在最初的管理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在定植、定杆方面走了不少弯路。刚开始,彭德平都是按照之前的标准进行管理,但是问题随之而来,原先的标准不能适应新的树种,果树长势很差。这一情况使得村里人开始怀疑彭德平,怀疑他到底有没有能力把村里的果树管理好。
彭德平顶着压力,埋头扎进技术研究中,这一段时间他过得异常艰辛。彭德平开始自己摸索着改进管理办法,经过多次试验和多方参观、咨询后,他逐渐了解了新品种的习性,制定出新的管理办法,果树逐渐长好了,他这才松了口气。看着村里的苹果基地渐渐步入正轨,彭德平感到莫大的欣慰。此后,彭德平又在镇领导的支持下,将红富士品种推广到雁翅镇其他村子,扩大了红富士品种在雁翅镇的种植范围。
从此,彭德平的果树管理技术渐渐出了名,成为了雁翅镇的果树技术专家,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彭德平,并向他请教果树管理方面的问题,对于来找他的人,彭德平都是抱着乐于助人的热心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别人,没有丝毫保留。同时,彭德平也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他继续努力学习,虚心向专家请教,利用业余时间研读了大量相关书籍。农闲时间,彭德平几乎是手不离书,利用一切时间汲取书本中的营养,充实自己。
2010年以后,太子墓村稻地的100亩果树严重老化,在区园林绿化局的支持下,太子墓村决定砍掉稻地100亩老化果树,在原地栽植小树,进行果树重茬实验,由彭德平全面负责技术管理。
果树重茬栽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彭德平很明白这次实验的难度,很有可能失败,如果真是那样,自己的名声也必将受损。同时彭德平也很清楚,这次实验虽然有风险,可这也是一个解决村内果树老化的好机会,也许能为太子墓村果树产业的长久发展开辟一条道路。彭德平在仔细权衡利弊之后,还是接下了这副担子。果树重茬种植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土壤肥力不够和地下病菌泛滥,针对这些问题,彭德平经过认真研究与反复比对,制定出了解决方案,他利用蒙力28液体肥补充土壤肥料,根据土质实际情况补充锌肥等,使用多菌灵等杀虫剂消灭土壤病菌。
这次新栽植的红富士树苗是从日本引进的矮化密植品种,与之前的乔化品种截然不同,在习性和管理上也大不一样。彭德平有了上次的经验,开始仔细钻研矮化密植红富士的管理技术,很快就制定出了一套管理方案。凭着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对果树技术的热爱,彭德平在果树重茬试验中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从土地管理到树苗管理,从施肥浇水到病虫防治,每一个环节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有一时段,小树开始有发腐烂病的趋势,彭德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仔细查看每一棵发病的小树,观察并测试土壤,又翻阅书籍并向专家咨询,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制定出适用的治理办法。刚刚冒头的腐烂病被控制住了,小树又开始健康生长。这时候,彭德平才意识到自己因为心急上火,已经是满嘴起泡,几颗牙也痛得厉害,好几天都没有好好吃饭了。在彭德平的精心管理下,稻地果园100亩重茬果树很快进入了规范化管理,小树长势良好,2014年春天一些小树都开花了。
目前,彭德平又被镇里聘为技术员,为下马岭、饮马鞍、葫芦谷、大村等几个果树基地进行技术指导,这几个基地的果树在技术和管理上遇到什么问题,总是第一时间找彭德平解决。彭德平也通过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成为了雁翅镇果树技术第一人。彭德平把果树管理当成了自己的事业,30年如一日地辛勤付出,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稻地的果树能健康生长,能开花结果,能看到太子墓村和雁翅镇的苹果产业一直持续、长久地发展下去。
- 标题导航
住在工棚里的技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