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沪昆高速公路义乌段的“望道互通”出口驶离,驱车沿着山脚公路蜿蜒而上,便来到分水塘村。村里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1920年的一个春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一个年轻人在煤油灯下奋笔疾书。
母亲在屋外喊: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儿子应声答道:吃了吃了,甜极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儿子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了粽子!
这位把墨汁当红糖吃掉的人叫陈望道,他翻译的册子叫《共产党宣言》。墨汁为什么那样甜?原来,真理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红糖更甜。
作为《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该书于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初版1000册一销而光。从此,这本小册子在中国不断传播,影响了一批为寻找中国未来而奔走的中国共产党人。
分水塘村一度鲜为人知,但其所属地义乌,如今以小商品之都闻名于世。近年来,当地对陈望道故居进行了整体修缮,并还原了陈望道在柴屋译书的场景。2018年以来,依托红色资源,义乌在当地打造了一条长达13公里的道路——“望道信仰线”,作为义乌十条美丽乡村精品线之一。
53岁的村民陈华仙从2011年开始,就在陈望道故居担任管理员。前些年偶有游客来访,她便承担起了义务讲解工作。“我爷爷是跟陈望道一起长大的伙伴,在我小时候爷爷就经常跟我说起陈望道当年的故事。但直到我做了讲解员,才真正了解陈望道,他对真理的追求和救国救民的初心让我很佩服。”陈华仙说。
如今,讲解过程中游客提出的问题,陈华仙都能对答如流。她翻开角落的留言簿对记者说:“这些年来瞻仰陈望道故居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单位都来这里上党课。”
百年前,在义乌闭塞的小山村里,一位满怀救国理想的年轻人,把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引进了中国。而现今,并行于“望道信仰线”行驶的中欧班列(义乌),也让分水塘这个小山村与全世界的联系再度变得紧密。
2014年11月18日,中欧班列(义乌)——“义新欧”从义乌西站始发,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家,历时21天,最终抵达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这条全长1.3万公里的中欧班列铁路线,打开了义乌和欧洲经贸往来的新通道。
“从前的需要,只限于国货就够了;如今却要求国外的生产品。从前只株守一乡一国,如今却也讲求各国国民的交际和互助。”时光走过百年,重读陈望道的翻译,让今天的我们更真切体会到:马克思是对的,真理的味道是甜的。
意大利的饼干、捷克的水晶杯、土耳其的花生油、巴基斯坦的毛巾……“义新欧”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位于分水塘村核心区的古街上,占地约100平方米,村民和游客在这里可直接“海淘”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源头货。
“直销中心虽然国外产品很多,但卖得最好的还是跟陈望道有关的原创设计产品。”店员陈丹感慨地说。
新华社记者赵悦许舜达(据新华社杭州1月22日电)
——摘自2021年01月23日《北京日报》
- 标题导航
- 门头沟区召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
- 在义乌,寻找“真理的味道”
- 我区全面推进浅山区和城乡接合部村庄建设
- 今年我区计划整改无障碍环境建设点位1250个
- 区政府召开2021年经营性土地上市工作调度会
- 区领导到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园林绿化局区水务局调研座谈
- 上任第一课:村居“两委”负责人进行党史学习教育
- 绿色清明:文明祭扫 防火先行 避免聚集
- 中关村科技园区门头沟园1-2月开门红亮出“犇”跑的底气与势能
- 3月份第三周(3.15-3.21)河长制基本情况
- 区水务局清理河道杂物保护水域环境
- 龙泉镇东南街社区乐群卡商户联盟成立
- 妙峰山镇下苇甸村垃圾分类工作高效便民
- 遗失声明
- 3月份第3周环境检查得分情况
- 石龙经济开发区4家企业“应接尽接”率100%
- 永定镇434家商铺家商铺、、七小门店张贴安心标识
- 60岁及以上老年人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 妙峰山镇炭厂村新冠疫苗接种率达到94%
- 通讯业务送上门 公路建设者赞贴心
- 东辛房街道解决管道堵塞问题
- 春到梨园剪枝忙
- 区科信局种植黑桃助力建设“百果山”
- 斑马线前的文明:停车礼让
- 废品堆积影响环境“未诉先办”协调解决
在义乌,寻找“真理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