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龙泉务村。儿时的记忆里,家乡的木匠很吃香。村里谁家需要做木工活,都要请木匠。农家盖房需要做柁檩,上梁时需要木匠指挥安排。还有门窗、桌椅以及箱箱柜柜,哪一样也离不开木匠。木工制品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冯师傅是个木匠,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大大的眼睛,黝黑的皮肤。平日里村里的木工活儿,很多都是他干的。那时,谁家闺女要出嫁,备好了木材,就请他去做衣箱、衣柜等嫁妆。大约需要做上七八天。他每天就像上班一样,背上工具箱准时到达。工具箱里装有墨斗、刨子、斧头、锯等,他就用这些家什打造家具,精雕细琢,不用一颗钉子。好的手艺人,技术娴熟,功底扎实。看手艺人干活,是件十分有意思的事儿。开始干活了,冯师傅放下烟袋,吐一口白气。仔细端详着那几块木料,心中便有了大致的样子。过去的木匠没有图纸,大小长短都在心里。只见他拽起墨斗的头绳拉出黑线,从这头到那头,看准了,绷直了,手一提一放,一条笔直的墨线瞬间诞生。接着拿起锯,紧一紧锯条,沿着那条线,小心地开始,畅快地截开,锯末上下翻飞,厚厚的木材被剖成一个个平面。这个时候太阳已到正中,村里飘起了炊烟,东家便喊:“酒热啦,吃饭吧。”
板材准备齐全,就要用刨子加工,开始的时候,刨刃儿调得高,为的是提高效率,尽快地形成一个大致的轮廓,刨花也是厚厚的大块儿。到后来,刨刃儿越调越低,几乎与刨床平行,这时的刨花变薄了,到最后几乎薄如蝉翼,而那块木料也变得光滑、莹润起来,配着木头天然的花纹和清香,简直是一件工艺品。做家具不用钉子,讲究榫卯结构。所以需要用凿子。凿子下宽上窄,顶部是厚实的木柄,下端是雪亮的凿刃。只见冯师傅甩开一双爆满青筋的手臂,在坚实的木料上凿出一个个方方正正的卯眼儿。接着冯师傅从耳朵后面取下铅笔头,东划一笔,西勾一道,然后用一把灵巧的小锯,把多余的部分去掉,最后叮叮梆梆一阵敲打,便有一件白茬家具组装起来。冯师傅说:“榫头不像铁钉,时间长了就会生锈松动,影响家具的寿命,榫和卯连在一起,时间长了,两块木头浑然一体,用上百年也没问题。”
如今冯师傅早已离世。他那令人钦佩的工匠精神和娴熟的木工手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记得那年我在生产队仓库当保管员,他在那里给集体做长椅,一边做活一边对我说,木匠做活要讲究规律,一般是“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桌不离九”。具体来讲,“凳不离三”是指做长条木凳时长度的末位一定要带一个三数,如二尺三,三尺三等,取自桃园三结义,象征忠义。“门不离五”指农村做门无论大小宽窄,其尺寸末尾数都离不开五,象征五福临门之意。“床不离七”是七同妻谐音,单人床板宽要在二尺七寸,双人床要达到四尺七寸,有夫妻同床偕老之意。“桌不离九”是因为农村吃饭都是八仙桌之类的方桌,它的边长及高度都要含九,寓意吃饭不离酒。过去农村的木工是一项体面的手艺活,世俗文化以及生活经验无时不刻都在影响着工匠们的做活规矩。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新型材料的不断创新,生活中的木制家具正在逐渐减少,我们如今使用的家具、门窗等大多都是机械化、工厂化生产的人造板材或塑钢产品。也许用不了多久,这种靠手工操作,心手相传的木工工艺将不复存在。但是手艺、工匠这些词语仍然隐喻着一种传统,一种坚定而沉稳的生产方式。匠人这份手艺只能敬仰,而这份匠心却值得学习。我们从事的工作千差万别,不变的是对工作应该保有的态度,勤奋、执着、专心和专业。与其说当今社会我们需要留住工匠,不如说更应该传承这份匠心。
- 标题导航
- 北京市“决战脱贫攻坚”百姓宣讲团首场报告会在我区举行
- 政法机关开放日公法检司与市民“零距离”接触
- 我区棚改安置房有了新进展
- 区委召开优化政绩考核征求意见专题座谈会
- 我区召开60岁及以上人员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部署会
- 区领导调研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工程
- 市工商联来我区调研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情况
- 旅游热度随春日美景升温
- 接种新冠疫苗 老党员作表率
- 我区各单位积极应对大风沙尘天气
- 3月文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考评结果通报
- 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项目第五工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第15届“足协杯”开赛
- 雁翅镇为商户开展上门年检服务
- 遗失声明
- 4月份第1周环境检查得分情况
刨花香里裁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