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燊)在大峪二小,郑好算是明星学生了,擅长书法、绘画、舞蹈、乐器等,她活跃在校内外的各个舞台上,但最让人称赞的不是才艺所带来的荣誉,而是她小小年纪就怀有的一颗公益之心。
“妈妈,她们的脚会不会冷呀?能不能把我的鞋送给她们呢?”郑好刚满5岁时,看到电视节目里对凉山州贫困孩子的报道后向妈妈提出疑问。“你的鞋太小了,姐姐们穿不上,但妈妈可以用你的压岁钱给姐姐们买鞋,那样姐姐们的脚就不会冷了。”妈妈说。从此以后,每年春节郑好都会跟妈妈一起到邮局给大山里的孩子寄1000元钱,这个行动在郑好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公益的种子。
出生在双警家庭的郑好,从小浸泡在乐于助人的环境中,那颗公益助人的种子也就这样悄悄生了根。3岁时,郑好就向老师高高举起小手说:“我长大也要当警察。”6岁时,加入到王海宁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参加敬老助老活动,用自己攒下的零用钱给老人买水果、送礼物,用稚嫩的歌声与舞蹈为老人们送上一份份欢乐与温情。2018年9月,郑好成为北京市慈善协会注册年龄最小的会员,同时成立了郑好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团队成立至今,先后组织了春节王平敬老院送温暖、“节日零垃圾,美化母亲河”等多场志愿服务活动。
在社区,郑好小小的身影也时常出现在公益活动中。“创城”打扫卫生,她拿起夹子和叔叔阿姨一起劳动;站岗值守,她披着小小文明监督员的绶带站得笔直。郑好不仅热情地践行着文明,也带动了他人,看到她的身影,许多邻居都受到了感染,也一同参与到了社区“创城”活动中来。
“我们教育孩子的理念是注重德育,在平常的生活中就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用这种方式影响郑好,培养她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她也有个警察梦,我们有针对性地培养她的社会公德,一方面为了她的梦想,一方面也能够让她爱党、爱国、爱家乡。”郑好的妈妈说。
如今,郑好依旧活跃在学校、社区,为社会、为公益、为文明不断注入活力。当问到她为什么要做这些事,郑好用稚嫩的声音回答:“妈妈告诉我,公益就是用自己的力量带给别人快乐,我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向大家传递更多的文明,给予别人更多的幸福,同时,也让自己离梦想更迈进一步。”


- 标题导航
- 做好建党百年服务保障工作确保“西部无战事”
- 这条大河,“淮”着千年之问的答案
- “红色宛平”专题展开展
- 我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
- 区领导到“接诉即办”重点单位开展蹲点调研
- 区领导调研漏雨专项维修工程进展情况
- 党史学习教育区委巡回指导组培训会召开
- 区领导检查我区“创城”工作
- 区人保局快速办理投诉维护当事人社保权益
- 我为群众办实事公益法律服务献爱心
- 马栏村开展大排查大走访行动 解决村民实际困难
- 区科信局关于征集2022年度门头沟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专项项目和科普项目的通知
- 北京市公安局门头沟分局招聘启事
- 区委党校开设“红色历史大家谈”特色课程
- 区直机关系统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培训班开班
- 徒步观光学党史龙门涧又添新元素
- 唱红歌 颂党恩 永远跟党走
- 斋堂镇文明礼仪线上学
- “95后”小伙儿展现新时代青年风采
- 城子街道联合执法 严查商铺保平安
- 大台街道用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金钥匙
- 文明家庭:种下公益种子 结出文明硕果
- 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展
- 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展
- 王平镇开展文明礼仪线上教育引导活动
- 点赞!乘客突发疾病公交司机及时送医
文明家庭:种下公益种子 结出文明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