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峪第一小学冰雪社团课后开展活动
法治教育进校园
幼儿园活动丰富多彩
提升课堂质量
足球进校园
新桥路中学太平鼓表演
党的十八大以来,门头沟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优质均衡发展的核心任务,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要求,回应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期盼,全面优化教育布局,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全区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逐年提升,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区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征途上阔步前行。
夯实基础优化配置持续激发教育活力
教育保障更加有力。10年来,门头沟区持续增加教育投入,筹措整合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及本级公共预算资金,不断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提升教育发展保障水平,全区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由2011年的9亿元增至2021年的19.24亿元,增幅达113.78%,累计投入174.62亿元。聚焦改善办学条件,持续推动教育专项规划调整落地,加强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10年来,累计完成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建设53所,新建及改扩建学校建筑面积35.4万余平方米,新增及调整学位26530个,教育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坚持全区谋篇布局,从整体发展、优质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方面入手,实施引进资源和本土资源改革提升“双轮驱动”策略,以培养支持本土优质学校发展和引进区外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发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引进市区优质校资源,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与北京八中、北京景山学校、清华附中、首师大附中、人大附小、北京实验二小、北师大深度合作,全区名校办分校比重达26%。实施“共享教师”制度,实施银龄计划、双师课堂、名师送教、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系列改革举措,精准支持山区学校发展。
“两支”队伍持续建强。坚持把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实施区管校聘,探索区域内干部流动任职机制,平稳推进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强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乡村教师特岗计划、定向培养、幼儿园员额制等措施,持续加大教师补充力度,着力满足教育教学需求。10年来,从区外引进省级以上骨干教师、名校长、博士等高端人才30余名,全区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由84.4%提高至91.5%,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由3.6%提高至14.7%,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占比由13.9%提高到18.8%,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育人模式更加多元。充分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作用,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互动关系,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队伍,全区中小学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覆盖率达100%,通过定期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座谈会和家庭教育专题培训,重构“家—校—社”学习共同体教育环境。同时,依托“好家长训练营”和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全年不间断为家长提供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让科学教育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校园安全更有保障。近年来,我区围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学校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建设,构建学校安全管理7大体系,建成一支专职安全干部队伍,全区校园安全防范达到“四个100%”标准,2020年在全市率先通过市级“平安校园”验收。通过整合全区法治教育资源力量,统筹推进学校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工作,实现中小学幼儿园法治副校长100%全覆盖,深入实施“公益普法——法治教育进校园”行动,常态化开展校园法治课堂、法治讲座、法治实践、法治宣传和法治服务,持续增强学生辨别是非、自我约束和自我防范能力。
聚焦公平减负增效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入学机会更加公平。坚持从民生上办教育,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间差距。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实现小学100%就近划片入学,实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0%入读公办学位,“小升初”100%免试入学,保障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发挥“互联网+”作用,搭建区幼儿入园服务系统,接入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实现幼儿入园、幼升小、小升初新生报名入学“全程网办”,有效破解入学手续繁琐等问题。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通过扩资源、调结构、增普惠、提质量,不断完善学前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10年来,园所数量从2012年的21所增加到2022年的41所,入园率由86.3%增加到了99%。积极推进幼儿园“转普”,全面提升普及普惠水平,2019年全区幼儿园普惠率达到100%,位列全市第一。依托级类评估和办园质量督导评估,对标对表、靶向施策,全面提升保教质量,推进“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实现了“入园难—好入园—入好园”的转变。
“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大数据赋能作用,建立学生成长数据库,在全市率先搭建“双减”工作管理信息化平台,提升“双减”工作实效,被教育部列为全国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试点区。依托“1+4+N”研修方式优化常规研修,落实全学科全覆盖分层视导,构建“2+1”三段式课后服务体系,提供“一校一策”课后服务菜单和“一生一策”个性化服务,满足家长和学生的多元需求,切实把学生的课业负担“减”下去,把课堂教学及课后服务质量“提”上来。
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坚持普通高中“校校精品”的质量标准、“一校多品”的特色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区域普通高中精品化、特色化建设,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生活和发展职业生涯打好基础。持续深化新课程培育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指导各高中学校均衡设置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全面满足学生选课选考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全区高考成绩实现逐年稳步提升,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升入“985”“211”“双一流”等国家重点学府。
深挖资源培育特色深入打造教育品牌
教育特色更加明显。立足我区首都生态涵养区定位,坚持“生态立区、文化兴区、科技强区”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长安街旁、永定河畔的区位优势,用好区域生态山水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开发“四个一”等地方课程,以及山谷、衍纸、京西太平鼓、生态实践等一系列特色课程,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树立特色教育品牌,努力培养“靠得住的京西少年”和“绿水青山新居民”。
育人方式持续优化。结合区域教育实际,坚持“小学校·好教育”目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天赋才华,精心选用每一件设施设备,精心诊断每一个教育效果,精心办好每一所学校,引领全区教师在做好专业教育工作者的同时,学做“半个”专业工作者,向研究者学研究,向实践者学实践,着力打造“人人出彩校校生辉”的长安街旁·永定河畔的教育精品区。
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全区39所学校累计2.2万名中小学生参加冰雪课,35所学校成为国家级冰雪、足球、篮球特色学校和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在培育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中的重要作用,持续加强学校艺术教育,新桥路中学等4所学校入选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大峪中学等4所学校的6个社团入选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北京市学生金帆书画院、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形成一批闪亮的“金字招牌”。聚焦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情感培育,依托教育基地打造“绿水青山研学基地体验圈”,积极构建“绿水青山”德育体系,打造“绿水青山”探究课程,开展“绿水青山”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0年风雨征程,10年砥砺奋进。站在新的奋斗起点,区教育系统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凝心聚力,精心育人,以实际行动续写门头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区教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