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园区 王洪福/摄
2000年土地出让签约仪式 王洪福/摄
2021年区领导参加恒合股份上市云敲钟仪式 谢琪锦/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石龙工业园区 姚宝良/摄
2012年企业云聚科技园 王洪福/摄
2021年门头沟区政府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人机互动 王洪福/摄
2016年门头沟石龙工业园区展示无人机 王洪福/摄
开发前的石龙工业园区 姚宝良/摄
2022年,中关村门头沟园建园30年。从工业园区到科技园区,从黄土泥泞到高楼林立,从传统产业到专精特新。30年,飞速发展;30年,携手向未来。
30年 从工业园到科技园
30年见证了一个传统工业园区到高质量发展科技园区的华丽蜕变。中关村门头沟园前身是1992年设立的石龙工业开发区,2000年升级为北京市级开发区,2012年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寸土寸金”的中关村门头沟园聚焦发展人工智能、高清数字视听、心血管医疗器械三大产业细分领域,积极引入龙头“链长”企业和项目,逐步实现产业链生态伙伴聚集。
30年 从黄土泥泞到高楼林立
30年见证了中关村门头沟园日新月异的发展巨变,勤劳智慧的园区人砥砺前行、并肩开拓,镌刻下坚实的建设足迹。全力推动园区功能建设。制定生态园区建设3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生态廊道等关键节点项目。推进老旧厂房更新改造,增强供电、供热等园区配套设施保障能力。推动规模餐饮、品牌便利店等生活和商业配套设施落地运营,着力建设中关村门头沟园绿色交通示范区。加快石龙三期综合配套服务中心建设,引入专业化服务机构,为入驻企业提供算力、金融、咨询、股权、科技等一体化的全生态服务,推动形成创新创业生态圈,打造生态、活力、开放、共享高品质科技园区。
30年 从传统产业到专精特新
30年见证了中关村门头沟园逐步打造专精特新产业集群的历程。长安街西延线专精特新产业集群建设初见成效,2022年全年新增专精特新企业47家,累计达70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3家增至4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6家增至22家、排名生态涵养区第一。
精雕科技入选全市首批20家“隐形冠军”名单,遨博(北京)智能入选“单项冠军”企业名单。1-10月,园区专利授权数增速全市第一,规上高新劳均产出率全市第二,地均产出率增速全市第三。
30年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聚力打造高新产业集群。围绕三大细分产业布局精准招商,进一步打造“专精特新门头沟”产业品牌。满负荷运营好智算中心先期100P算力,加快建设全国智算网络北方调度中心,与中国电信合作进一步探索算力市场化可持续建设运营模式,争取算力规模达到500P、远期达到1000P;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建设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训基地,与北京工商大学探索打通“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通道,培养创新型人才;新引进人工智能企业不少于100家,创办“潭柘悟道”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主办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峰会等活动,持续支持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产业园做大做强,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继续支持阜外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联动打造百洋医药健康创新转化平台,推动心血管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8K”超高清示范园平台建设,紧抓央广总台“三开放一落地”机遇,积极推动央广产业园项目落地,带动上下游优质市场主体入驻,积极开展国家级数字视听产业基地创建。
30年砥砺,是开疆拓土的轨迹;30年岁月,是产业转型的缩影;30年峥嵘,是高速发展的篇章。中关村门头沟园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三十风雨路,携手向未来。
文字和部分照片由中关村门头沟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