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在北京城南有一位虔诚的香客,他的真实姓名无从知晓,只是从他的只言片语中获悉了一些信息。香客姓李,50多岁,人们习惯称“老李头”。老李头劳作了半辈子,但仍家境困难,生活拮据,一直没有走出困境。所以,他想求助菩萨的保佑,每年正月里必来潭柘寺西观音洞为观音菩萨烧三柱信香,虔诚参拜一次,他已连续来此12年了。
正月十五这天,老李头又一如既往地来到了潭柘寺西观音洞山门前,他一改往日的做法,非常虔诚的从山门开始三步一叩首的叩到了观音菩萨像前,稍作调整,心跳平稳后,就缓缓的站立起来,双手合十的对观音菩萨鞠了三个90度的深躬,然后,从挎包中抽出了三支香,在香炉旁点着,心平气和的恭敬的把香依次排列插入香炉中。继而又五体投地的叩了三个响头,并对菩萨祷告说:“观音菩萨呀,我年龄大了,走路困难了,有今日没明日的,此回可能是最后一次为您烧香了,明年就不一定能来了,我时刻祈盼您的保佑和庇护。”
老李头即将祷告完,欲要站起离开时,突然从半空中飘来了一黄色纸条,飘到了他眼前的香案上就纹丝不动了。他忐忑不安的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没有其他的人呀,难道纸条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他考虑再三还是拿起了纸条,双眼一看上面写着一行醒目的十几个红色大字:“你来寺院烧香十三遭,不如在家种地的刘文高。”老李头看了纸条上的字后,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似的,他又使劲地抓了抓脑袋说:“我回家后,一定要找到刘文高问一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李头回到家后就到处打听刘文高这个人。他左寻右找,一天又一天的找了三个多月,找来找去,还是杳无音信。
一天,又来到大安山下的一个小山村,恰巧遇到了一位拾粪的老汉:“你认识刘文高吗?”老李头开口就问。老汉抬头一看,心想这人怎么一点也不懂礼貌呀?嘴上便生硬的回答道:“你找刘文高干嘛?”老李头回答说:“有个事我想问问他。”“问他什么事?”老汉回答说。“我问问刘文高有什么功德。”老李头说。老汉回答说:“我就是刘文高,我有什么功德呀,我没有觉出来有什么功德呀。”老李头说:“我不信,观音菩萨都说我在寺院里烧香十三遭,不如在家种地的刘文高。”
刘文高想了想说:“要说我的功德我也说不好,我只是老老实实地过日子,认认真真地种我家的地。”老李头说:“你这是打官腔,唱高调,瞎拽什么呀,你说具体点好不好?”
刘文高接着说:“要是让我说具体点,就是一有时间我就出去拾粪,整理我的地,把拾来的粪和整理的草木灰一起放到地里,我的地很有良心,不负我的劳动,每年打得粮食都很多;其次,是我还有一个老葫芦,把它煮熟后,请师傅从葫芦中间画了一条红线,有意让师傅沿着葫芦中线让过一公分,锯成大小不等的两半,成为了一大一小的两个葫芦瓢。假若有需要粮食的人,到我这里借粮食,我就用大半葫芦瓢借给他们,不还我也不去要,若是他们有粮食了来还我,我就用小半葫芦瓢往回收,就这么点儿事,不值一提。”
老李头听完刘文高的述说后,好像有点明白观音菩萨的点化了,“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求菩萨不如求自己,只要自己置业辛勤厚道,为人处世真诚善良,人人都是活菩萨。这就是“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的道理。其实,人生就像是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时间又好像一张网,我们把它撒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刘文高虽没有到寺院求佛拜菩萨,但是他的朴素忠厚、善良仁慈的行为适应社会法则,他把精力撒在了辛勤耕耘上,拾粪种地,不辞辛苦的劳作,土地就以丰收的果实给予回报。
人生就应该奋斗,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才称得上幸福的人,我认为不忘初心,辛勤工作就是幸福,因为如此我们才没有时间去体会痛苦。为此,我们要从现在开始,找准自己的定位,努力打拼,不懈的奋斗,真实的接受生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 标题导航
- 村书记节后返岗:“持续提升村民幸福感”
- 永定河门头沟段迎来2023年首批“客人”
- 以“立足首善、示范全国”为标准 全力推进2023年创城决胜攻坚各项任务
- 开足马力复工复产全力冲刺开门红
- 喻华锋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调研座谈
- 区政府召开潭柘寺、戒台寺5A级景区创建推进会
- 喻华锋走访调研鑫融公司与石龙公司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32)
- 浓浓社区情 欢喜闹元宵
- 开学在即 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校园周边安全检查
- 2023年1月份第三周(1.14-1.20)河长制综合情况
- 区委宣传部开展“强国复兴有我”快闪活动
- 我区全力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 区城管执法局:大风天气全面摸排安全隐患
老李头烧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