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何依锋李怡锦)民以食为天。近两年来,区民政局通过探索建立了多种模式,为全区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和常住居家养老人群提供便捷的就餐服务,让老年人每天都能在家门口吃上“暖心饭”。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老年餐桌28个,老年餐桌镇街覆盖率达77%。
临近中午,大峪街道滨河西区的养老服务驿站内,不少社区老人正有序排队等待取餐,今年77岁的蒋春勤也是其中之一。记者了解到,今天是蒋春勤老人第一次来驿站打饭,干净整洁的环境、荤素搭配的饭菜、热情周到的服务为她留下了非常满意的印象。蒋春勤向记者说起加入老年餐桌的初衷:“我在散步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驿站,感觉菜还挺好,很有食欲,我就决心要加入老年餐桌。昨天往老年卡里打了钱,今天手机群里就发了信息,告诉我主食、热菜都是什么,这不,我就过来打饭了。”
随着工作人员打开餐箱,驿站内瞬间菜香四溢,一眼望去有海带肘花、香干芹菜炒肉、蒸蛋羹等5个菜品,搭配着软硬适中的小米发糕、米饭等主食。老人们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单点或套餐,套餐价格从14元到26元共三个档次,从一荤一素到三荤两素都可自行选择,而且每档套餐里都包含有主食和汤羹。
“这回有了驿站,26块钱就买了这么多的主食和菜,方便又实惠,以后我就天天到这儿来吃饭了。”蒋春勤老人满足地说。
老人们可以将饭菜打包带走,也可以选择在驿站内堂食。正在进餐的马小哲就是这里的常客,每天在驿站里和老伙伴们唠唠家常、做做理疗,顺便吃顿午餐已成为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80岁的马小哲老人在享用美食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如家一般的温暖时光。“我每天到这里来都觉得特别幸福,工作人员对我很热情,大家聚一起也开心。在这吃饭价格不贵,饭菜还合口,我都当这里是自己家一样。”她说。
“老年餐桌”不仅要保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驿站要求负责配送的餐饮单位秉承健康饮食的理念,将所有饭菜少油少盐、软烂适中,更加贴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实际需求。驿站还会收集老人们的意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让大家宾至如归。
驿站负责人周浩介绍说:“我们一周的菜谱会根据老人的建议和习惯进行调整,每个餐送过来之后,我们也会分别留下200克的菜品,装到留样盒里,做到统一记录备案,为老年人的健康安全负责。”针对一些出行不便的老人,驿站还提供送餐上门的服务。
午饭时间,与大峪街道滨河西区的养老服务驿站一同忙碌的还有龙泉镇城子村的幸福晚年驿站。洗菜、配菜、烹饪……从前期准备到菜品出锅,前来就餐的老人们通过这里的“明厨亮灶”就能看到全过程。
驿站负责人鲁影告诉记者:“老人们会在10点30分左右到驿站歇歇脚,聊聊家常,然后亲自看厨师炒菜,这是我们驿站最大的特点。每天都有六个菜,三荤三素。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也可以送到家。”
小餐盘盛着大民生,像滨河西区和城子村这样的老年餐桌我区目前共有28个。区民政局为了将好事办好,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所有在养老助餐点就餐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可享受每人每天5元的就餐补贴,而养老助餐点可按实际就餐人数享受每人每天3元的运营补贴。同时,区民政局还将在近期上线新的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养老助餐点服务管理水平,缩短排队时间,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好“食”光。
区民政局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迪介绍说:“接下来,我们还会推荐社会餐饮单位来备案老年餐桌,发挥他们在交通便利、菜品齐全上的优势,同时继续在镇街和相关部门的协助之下,更好地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 标题导航
- 拧紧消防“安全阀”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 第十二届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举办门头沟区荣获书香京城三个奖项
- “央视界”正式命名发布!就在门头沟新城
- 多彩民俗欢庆“二月二”
- 门头沟区召开2023年征兵工作会
- 门头沟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次会议
- 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暖心饭”
- 京津冀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
- 十三届门头沟区委反馈第二轮巡察情况
- 央媒市媒看门头沟
- 2月份第二周(2.4-2.10)河长制综合情况
- 区委宣传部举办先进模范事迹主题展览
- 我区新增6家区级职工创新工作室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校园调整防控措施
- 文明礼仪
- 阳台窗户倾斜解决了
- 空气源热泵修好了
- 上好“开学第一课”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雁翅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
- 二月二龙抬头体验特色民俗活动
- 严打非法捕捞
- 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
- 安全防范措施宣传进社区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老年餐桌28个,老年餐桌镇街覆盖率77%。
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暖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