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工作时接到了一位老人的电话,对方是原门头沟区公路管理所主任董平如,50年前,他全程参与了门头沟区城子立交桥的建设,他想把手中留存的珍贵照片赠送给区档案史志馆,以永久保留这段历史记忆。
很快,我收到了一个小小的快递盒子,里面是几十张精心包裹好的黑白三寸照片、一封信和一个优盘。信后附有照片的清单和文字说明,优盘里还有这些照片的扫描图像。
董平如的真诚和热心使我感动。老人的信和馆藏中一份题为《阶级重托记心间勇于实践闯难关》(即董平如当年修建城子立交桥的工作汇报)的1975年形成的档案,为我们讲述了当年修建城子立交桥的故事:
1973年初,只有二十几岁的董平如担负起修建城子立交桥的光荣任务。当时的他如工作汇报中所说,内心是矛盾的,毕竟经验和条件都很有限,修桥是不小的挑战。但想到这个工程是区委领导和局党委领导好不容易向市里申请下来的,不能因为自己的畏难情绪而放弃。在党组织的鼓励和领导的信任下,董平如以极大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全身心投入到了修桥工作中。不过,仅凭一腔热血肯定是不够的,对于用“顶进法”修桥一无所知的董平如,只能自己想方设法地去“学艺”。正巧当时东郊火车站在修建立交桥,董平如就顶风冒雪地去向参与建设的工程师请教,向工地的老师傅学习,每个岗位都接触一番,凭借那七天驻扎得到的“感性认识”,他投入进城子立交桥的修建工作中。
施工过程中,同志们克服了大大小小的困难。比如,焊接钢筋排架时,需要一个300度以上的高温干燥箱烘烤焊条,但是当时这种设备不容易借到,购买价格又太贵。于是,大家成立了技术革新小组,硬是通过反复试验,自制了一个土烤箱,既解决了施工现场最现实的问题,又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
立交桥顶进时需要“滑板”来减少阻力,从而帮助桥梁正确就位。传统钢筋混
凝土滑板的制作方法费时费力,而且需要大量钢材和水泥。通过反复研究、借鉴其他桥梁滑板建设经验并多次去几公里外的北辛安桥实地学习,董平如坚定了探索简易滑板的信心。经过大量实验和现场观测,大家取得了成百上千个数据,在“时间紧、任务重、缺人缺钱、缺经验”的情况下,在全国首次使用只有5公分厚的素混凝土滑板完成了桥体顶进。1974年底,门头沟区第一座公路铁路立交桥,同时也是当时斜度最大的顶进法修筑的立交桥——城子立交桥顺利建成,而且经过时间检验完全达到了质量要求。
斗转星移,转眼间近50年过去了。在这几十年中,城子立交桥为解决城子地区的交通难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几十年间,铁路旁的复兴市场熙熙攘攘,上班、上学的人群川流不息,整个街道车水马龙,城子立交桥不知见证了城子大街多少个繁忙的早晨;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黑夜中时而有一列的客车驶过桥面,它又不知守护了城子人民多少个夜晚。随着我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更为复杂的立交桥层出不穷,跨河、跨海大桥飞跃天际,城子立交桥也显得不那么起眼了。但是,新时代拔地而起的每一座桥,鳞次栉比的每一座高楼大厦,发达的科技和丰富的物质条件……都离不开前辈们的艰苦奋斗、拼搏奉献。
无路难,开路更难!桥梁和铁路忠实地记录着董平如那一代人当年的艰辛开拓。蜿蜒的铁路上,有无数勇敢的前辈栉风沐雨,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开辟出康庄大道。面对他们,吾辈当感恩。相信,在新时代的今天,也会有无数平凡的人们以青春无悔的情怀为后人创造下一片晴朗的天空。
- 标题导航
- 全区宣传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 门头沟区与西城区签署结对协作框架协议
- 门头沟区直机关系统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主题党日活动周年主题党日活动
- 献礼“七一”沉浸式实景剧目重返红色现场
- 推进农民搬迁工程 为美丽乡村营造美好环境
- 门头沟区反腐倡廉建设领导小组召开 2023年第一次会议
- 十三届门头沟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
- 我区各镇街单位多项活动喜迎“七一”
- “门头沟e回收”足不出户处理废品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月份第三周(6.10-6.16)河长制综合情况
- 健步飞扬门头沟 银龄增辉共筑梦
- 区应急局持续加强在施工地专项执法检查
- 108国道部分路段实施绿化美化提升工程
- 用餐文明行为
忆修建城子立交桥的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