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paper/1786/20240419083623293592.jpg)
本报讯(记者闫吉)受去年特大暴雨灾害影响,我区部分气象观测站点受到严重水毁,监测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区气象局积极推进灾后气象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和站点优化升级改造,有效提升气象精密监测能力,全力做好气象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全面融入韧性城市建设。
在军庄镇灰峪村气象观测站,施工人员正在对监测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据了解,去年受灾后,区气象局积极争取专项资金,修复受损设施,新建、优化雨量监测点和交通气象站,升级称重雨量计以及花粉、负氧离子特色生态监测站点,升级改造门头沟气象观测站国家站和斋堂气象观测站国家站的基础设施。目前95项气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完成选址踏勘,20套新建设备已进入建设阶段。
区气象台副台长蒋志介绍:“新建雨量监测点的选址,是在现有监测站网基础上,结合了我区交通、道路、村落分布以及沟道的特点,经过科学论证和综合考虑,重点布置在了山区,有效增强了山区的气象监测和预警能力。”
此外,我区也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灾后气
象设施恢复和能力提升,包括“智慧气象”平台、“一沟一策”气象监测设施、微尺度气象监测预警系统等重点项目。
目前,我区国家级气象观测站2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共64个,新建后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将达到84个。对全区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进行监测数据收集,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预警能力。
蒋志说:“我们将持续提高气象助力门头沟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能力,未来将打造集成物候、负氧离子、花粉观测、气象景观等特色生态专业气象监测站网,提升气象在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国际月季大会等重大活动、保障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后安全运行等领域的精密监测能力,以气象之力赋能门头沟经济建设和文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