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paper/1788/20240426084349293269.jpg)
厨房里,大姐、二姐和我围坐在餐桌边,顾不得喝上一口水,先忙着择榆钱儿。忙活了一上午,才捋了两小袋,想不到,现在的人下手越来越早了,低矮些的榆树枝早就被人捋光了,可是,不吃把榆钱儿,哪能叫过春天呢?还好,登高爬低的好歹还有收获。
“年年咱们都是榆钱儿窝头、榆钱粥、榆钱汤,今年,咱们换个吃法吧。”大姐说,“我们家楼下有个河南媳妇,她们老家那什么菜都能蒸着吃,菠菜、芹菜或者圆白菜啥的,切细撒面拌匀,上屉蒸10分钟出锅就能吃,叫蒸菜,咱们今天蒸回榆钱儿。”“不加点咸盐、十三香啊?那白不呲咧的,有什么好吃的?”我和二姐都喜欢来点口味重的。“靠酱汁调味啊!蒜汁加上花生碎或是核桃碎、熟芝麻,再加点盐、生抽、蚝油、香油,怎么样?”大姐掰着手指一一道来。嗯,听起来还不错,不出门咱也尝尝河南蒸菜,不知道洛阳水席里有没有蒸榆钱儿呢?我寻思着。说话间,榆钱已经择净、洗好,放在蒸锅里摊开、沥水。
走,咱先去客厅里吃点、喝点,二姐沏上香喷喷的茉莉花茶,大姐端出一盘子小点心,圆形的、心形的,还有三角形中间镂空的,烤得焦黄还嵌着果仁葡萄干,好精致呀!这是你外甥女烤得,足足折腾了一上午!你姐夫说:“稻香村里可着样买,费这事呢!”琪琪说:“自己动手,生活才有乐趣啊!还说什么这叫平淡生活里的小确幸!”
“对了,我那小视频制作学习班结业了,老师说我是年龄最大学得最好的学员呢,你说咱不会创新,还不会学个样吗?这不咱们还尝试着榆钱的几种吃法呢。”“不愧是老三届,这高度!”我点个大大的赞,香甜可口的小点心也很赞啊。
歇够了,榆钱也差不多半干了,我们姐仨又奔向厨房,按照分工,大姐做蒸菜,二姐做榆钱汤,我呢,自然是最省事的酱汁儿了。打火坐锅,大姐将半干的榆钱儿放进面盆,均匀地撒上面粉,再用两手轻巧地翻搅拌匀,一会儿绿绿的榆钱儿就粘上一层白霜,绿中透着白,煞是好看。锅开,将白霜榆钱儿一层一层轻轻地撒在屉布上,然后盖上盖,再等10分钟出锅。我看一眼时间,手里的蒜凿子也加紧了频率,芝麻、核桃仁的香味儿已经跃跃欲试了。再看二姐那边,榆钱儿汤已经差不多了,点两滴香油,嗬,红、黄、白、绿,好漂亮的一锅榆钱汤啊!
蒸菜到点了,打开锅盖,一股清香扑面而来,热气腾腾的蒸锅上白霜榆钱儿已经打了蔫儿,趁着热乎劲,大姐将裹了面的榆钱儿轻轻搅散,一片片白绿的榆钱儿就支棱起来了,热腾腾的一大盆。
开饭啦!餐桌上一盘香椿拌豆腐、一盘腌鬼子姜、一盆红黄白绿的榆钱汤,当然,还有主角——热腾腾、绿莹莹的蒸榆钱儿,来一大碗,浇上一勺独家酱汁,吸一口,扑鼻香,嗨!减什么肥,开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