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爽高佳帅陈凯)今年是门头沟区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12345”总体发展思路,奋力打造“五个门头沟”,高水平建设首都西大门。
房屋鳞次栉比、道路干净整洁、环境舒适宜居……妙峰山镇水峪嘴村如诗如画、安静祥和,今年以来,村“两委”鼓足干劲,带领村民依托绿水青山和古道资源,努力建设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诗画乡村。
村民李盟说:“村里正在进行诗画乡村建设,今年村里的活动也多了很多,村民也都特别乐意参与。因为作为这个村里的一分子,大家觉得真的很有信心。”
水峪嘴村党支部组织委员莫宝凤说:“我们今年开展了古道慢行活动,吸引了很多游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今后,我们村‘两委’班子将团结一致,发扬水峪嘴村的优良传统,带领村民走向致富,把我们的村庄建设得越来越好。”
村子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安全韧性水平的不断提升,村“两委”在相关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持续增强容灾抗灾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强化村民应急避险意识,为村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与水峪嘴村隔永定河相望的妙峰山民族学校,也将安全教育作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聚焦“感恩立志向阳而生”,构建“向阳”思政课程体系和“登峰”在地资源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平急两用“校园安全岛”建设,逐步打造“安全演练+民族体育”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
一位学生说:“学校有一个安全教室,我们还进行过安全演练。这些教会了我在有灾难的时候,怎样保护自己,怎样逃生。”
妙峰山民族学校校长王蕾说:“我们努力营造‘向阳’校园氛围,师生共同梳理洪灾中亲历的英雄故事和感人瞬间,把防汛抗洪作为重要教材,培育应急避险先锋队,最大限度提供安全教育资源和安全课程。”
在提升城乡安全韧性水平的同时,如何统筹灾后恢复重建和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成为新命题。斋堂镇沿河口村作为整村异地安置试点,村民的新居所不仅更加安全,“核桃树下看星星,石头村里观山景”的生活场景也正在逐步实现。
一位村民说:“新村和老村相比,不管是地理位置、房屋质量还是村域环境都有了很大提升,让我们感到更安全、更舒适。不少人也想着将新居打造成民宿,增加些收入。”
我区把恢复重建与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紧密结合,着力实施“四大行动”,打造“五个门头沟”,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构建“1+13+X”灾后重建规划体系,市级“544清单”中的33个项目已在汛前完工,80个“三年全面提升”项目开工建设。965宅原址重建受灾房屋落成。完成了149公里28条县级以上道路、48.5万平方米街坊路的修复,380公里的乡村公路修复主体完工。提前完工71个水利工程,实施雨水“清管行动”,建设“京西哨兵”预警指挥调度平台和永定河官厅山峡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推动应急管理部全国基层综合减灾示范试点建设,打造保险业服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示范区,构建预警提级响应机制。新增通信5G基站150余个,采用“光缆双路由+卫星”多链路传输,初步形成更加安全的城市通信保障体系。全区累计完成129个村庄和10个农村形态社区冬季清洁取暖设备改造,惠及群众3.7万余户,全力保障辖区百姓温暖过冬。
深化改革谋新局,接续奋斗谱新篇。当前,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区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融入首都改革发展全局,不断开创地区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高水平建设首都西大门新篇章。
- 标题导航
- 接续奋斗谱新篇 以安全韧性为地区发展奠定基础
- 门头沟区召开党委、党组书记月度工作点评会暨城市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
- “感恩立志 向阳而生”专题研讨会在妙峰山民族学校召开
- 门头沟区四套班子领导到石景山区调研座谈
- 门头沟区政府召开常务会
- “五新斋堂”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门头沟区16家供热单位正式进入热态调试期
- 门头沟区启动2024年“119”消防宣传月活动
- 区国动办举办国防动员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
- “京西水峪嘴云村民”微信小程序上线
- 门头沟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大模式
- 传统村落农房风貌奖补政策成功落地
- 向阳社区背街小巷开工改造
- 门头沟区“首都文明家庭”
- 潭柘寺景区开展古建屋面除草工作
- 区城管执法局强化在施工地监管
- 军庄镇宣传安全知识消除火灾隐患
- 文明旅游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十问
接续奋斗谱新篇 以安全韧性为地区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