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昕
本报讯 我区最大企业——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装配车间近日全部迁到了河北廊坊,填补了当地的产业技术空白。腾出的厂房变成了汇聚高精尖技术人才,研发、设计国际先进机床技术的总部基地。生产线外迁,跨省市搞合作,打造创新共同体:这正是我区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近期,我们在河北廊坊的一期110亩生产、装配车间已经全部投入生产了,二期118亩现在也在紧锣密鼓地加紧建设,预计明年3月就可以投入运营。”精雕科技生产线外迁廊坊后,从110亩扩大到了228亩。公司董事长蔚飞说:“将生产线迁到廊坊,空间大了,我们购置了一批技术新、产出率高的新设备。产能有了明显提高,困扰企业发展的空间局限终于解决了!”
从2003年建厂之初的年产精雕数控刻雕机1939台,到如今的年产1.5万台,10年间,精雕科技公司不断壮大,在精雕机床行业的地位不断提高,公司所研发的精雕机床在国际市场占据了领先位置。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新问题。“要开发新技术就需要更多的科研人员和更多的实验室,但这近几年来门头沟区周边的土地可以说是寸土寸金啊!此外,还要解决员工宿舍,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发展压力。”蔚飞说。
精雕科技的发展困境,也是我区多家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空间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区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区委书记韩子荣说:“要解决好驻区企业的发展问题,就要与周边省市开展合作,优势互补,谋求共赢。”2013年8月开始,我区将视野扩大到了环京地区,以精雕科技公司为代表的8家企业,先后将生产、装配这样占地面积较大的生产部门,外迁至河北廊坊、涿鹿、固安、邯郸等多个环京地区。
“我们迁出不仅使企业生产空间大了,廊坊市也有收益,我们的到来填补了河北省多项技术空白,促进了当地的产业升级。此外,生产规模大了,又在当地招了200名员工,有效解决了当地的就业。”蔚飞说。
将驻区企业生产线外迁,只是我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步,作为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我区已将发展“高精尖”产业和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作为全区主导产业。8家驻区企业外迁了,产业转型升级,原来的厂房将全部变成研发中心和总部基地。
如今,精雕科技公司的100亩旧厂房已成为国际先进机床生产技术的设计研发中心和客户体验中心,一批高科技项目先后落户门头沟。
韩子荣说:“下一步,我区将紧抓机遇,携手周边省市,打造创新共同体,不断加大产业调整力度,使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相一致、相协调,努力形成高、精、尖的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 标题导航
- 我区携手河北打造创新共同体
- 就业信息征集小组正式开展工作
-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承担更多责任
- 为最需要的人送去温暖
- 驻区市人大代表听取北京市检察院工作通报
- 市农经办到我区调研农村集体资产信托工作
- 区农业局三项举措保障我区水产品质量安全
- 今日看点
- 5万尾鱼苗投放珍珠湖
- “法治青春伴我成长”活动走进付家台
- 坚守孝心的王玉平
- 门头沟知名商标评选工作有序推进
- 龙泉镇举办老年人乒乓球赛
- 色树坟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鲜花入膳在我区推广
- 王平镇开展预防煤气中毒检查
- 区工商分局加强交流学习努力提高消保工作水平
- 本月28日公共交通票制票价调整
- 问:坐地铁,怎么买票?
- 问:如何充值?
- 问:有啥优惠?
- 区质监局获赠锦旗
- 问:卡坏咋办?
- 自助售票机购票流程
- 区质监局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考核工作
- 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顺利通过年度考核
打破“一亩三分地”界限 生产线外迁 跨省市搞合作
我区携手河北打造创新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