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贾彦颖)我区不断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加快民俗旅游提档升级,深入挖掘传统资源,打造特色民俗旅游,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
近年来,我区民俗旅游蓬勃发展,成为区内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全区经各部门共同评定的民俗旅游村56个。其中,市级民俗旅游村23个、区级民俗村33个、挂牌民俗旅游户989户、乡村旅游特色业态40个,年接待游客超过105万人次,实现总收入超过1亿元。
不断完善服务基础设施
家住京郊海淀区的聂阿姨经常到我区游玩儿,她告诉记者:“年轻的时候来过门头沟,当时的感觉就是荒山野岭,根本不适合玩儿。最近几年,几个老姐们儿说这边儿好多地方、景点什么的都建得挺好,我一来觉得真是弄得不错,就经常来爬个山、赏赏景。然后就近找个农家乐吃个饭,价钱不算贵,吃得也都是新鲜的,尤其过年过节的时候,还会特地来看看庙会和民俗表演。”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可以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近年来,为一改过去给游人穷山恶水的印象,我区相关单位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增强游客适游体验。每年对我区重点镇、村和旅游景区的交通指示牌、安全提示牌、公共厕所、停车场、旅游咨询中心等基础服务设施进行完善和改造提升。
深入挖掘传统资源
同时,我区还结合全区旅游产业战略发展规划,积极协调各镇做好本地区产业旅游发展规划,与有关企业合作,引进众多旅游产业项目,对我区旅游古镇、古村落、民俗村等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包装和打造,深入挖掘我区历史文化资源和民俗传统资源,以项目建设带动旅游经济发展,打造出一批精品旅游产品,让不少游人觉得耳目一新。同时,游人的增多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就业收入。
加快民俗旅游提档升级
据专家分析,我国乡村旅游经过前几年的火爆发展后已进入缓慢发展期。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游客的新鲜感已过,接待能力已达到一定规模。但最主要的因素是接待质量水平低,恶性竞争较多,所以加快民俗旅游提档升级,提高接待人员综合素质显得格外重要。
我区考虑到这一点,专门开展“一村一品”项目创意规划工作。近几年,我区按照市旅游委工作部署,先后完成了潭柘寺镇赵家台村、斋堂镇柏峪村、雁翅镇碣石村、妙峰山镇水峪嘴村等8个村“一村一品”创意策划方案,突出解决了各村民俗旅游发展瓶颈问题和各类诉求。
此外,我区还加大了强化培训力度,适时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充分整合区委组织部、民政、人保局等部门资源,在过去两年组织开展了北京市京郊旅游“百千万”培训工程、旅游惠农培训、专家入户诊断式培训工作等,共涉及了我区9个镇,培训人员达到了2100多人次,多次组织到京郊延庆、密云、通州等区县实地考察学习,受到了民俗旅游户的欢迎和积极响应。
- 标题导航
完善基础设施 挖掘传统资源 加快提档升级
我区打造特色民俗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