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是革命老区,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和摇篮。自两次成功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以来,区委、区政府把创建新一轮双拥模范城活动作为新的起点,以促进军地融合发展为重点,以双拥在基层为抓手,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拓展双拥工作内涵,丰富双拥工作内容,军地融合发展再创新佳绩、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
准确定位 加强领导
构建军民融合发展新机制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关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坚持做到“六个纳入”,即:将双拥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台账、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年度绩效考评内容、纳入重点督查督办范围、纳入区财政统一经费预算,确保创建工作高起点展开、高标准推进、高效率落实。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军地融合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了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形成了军地融合发展任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一齐抓的领导体制。各镇街也成立了军地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将辖区部队国防现代化建设任务纳入地区发展规划,实现区、镇街两级联动、协同推进。
二是制度建设到位。坚持双拥工作八项制度:区委常委会每年专题研究双拥工作,研究确定双拥工作年度要点、军地互办实事折子工程,并以区委办文件形式下发;定期召开双拥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双拥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每年八一和春节召开军政座谈会,党政军领导共商军地互融互促发展大计;区四套班子成员与驻区部队“一对一”结对子,进一步密切鱼水情谊;坚持走访慰问制度,让广大优抚对象和官兵切实感受到党和人民的关怀和温暖;坚持军警民共建制度,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每年开展党政领导“军事日”、组织全区处级干部集中参加国防教育课,坚持课前学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方针和政策;组织开展地方领导“军营一日”和驻区部队官兵“社会一日”活动,让军地亲身体验国家和军队建设发展的重大变化,坚定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信心。
三是政策措施到位。把双拥工作纳入法制化建设轨道,相继出台了《门头沟区关于加快军地融合发展的意见》、《门头沟区拥军优属工作若干规定》、《门头沟区军人抚恤优待实施办法》、《门头沟区烈军属、驻军子女入学入托优待办法》、《门头沟区驻区部队拥政爱民若干规定》以及年度复退军人安置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同时,把政策法规的落实情况纳入区委、区政府督导视察范围,增强工作的权威性和约束性。
四是资金保障到位。区财政设立双拥工作专项基金,加大对双拥工作的投入力度,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工作宣传、驻区部队文化建设、走访慰问、复转军人和随军家属安置、优抚等项目的支出。
五是监督考核到位。根据区年度双拥工作要点和折子工程,深化责任分解,形成任务清单,明确工作要求、牵头单位、责任人以及完成时限。完善双拥工作考核细则,建立双拥折子工程督办台账,对工程进展及完成情况全程跟踪督查,并将考核结果与文明单位评选及牵头领导干部考核挂钩,作为干部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创新载体 打造品牌
传承老区红色文化正能量
充分利用“首善之区的老根据地”独特文化内涵,按照“整合有效资源、打造双拥文化、增强教育功能、形成特色优势”的创建战略,层层动员、广泛发动,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双拥、支持双拥、参与双拥的浓厚文化氛围。
一是文化阵地建品牌。将历史古迹、革命遗迹与人文山水串联起来,设计开发“抗战足迹游”、“党性修养游”、“传统教育游”、“历史丰碑游”等多条红色品牌旅游线路。修缮宛平县八年抗战革命烈士纪念碑、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等13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318座零散烈士纪念设施进行有效维护,建设26处双拥文化主题广场,每年组织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瞻仰革命旧址、走革命路、祭扫烈士陵园,不断强化全民国防观念。
二是大型活动重效应。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征兵工作宣传周”、“学雷锋活动月”等契机,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在军地双方开展“同唱胜利歌·共筑中国梦”文艺汇演;举办“为党旗增辉·为军旗添彩”双拥书画、摄影作品展;组织融合发展蓝图·携手并进创辉煌”联欢会、军民“盛世凯歌催奋进·辉煌成就鼓人心”诗歌朗诵会以及“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宛平抗日革命烈士公祭等大型活动,营造了人人爱双拥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是新闻媒体抓引导。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双拥杂志》等重要媒体刊播稿件300余篇。利用我区“一台、一报、一网”和双拥工作简报等平台,设立了“双拥催开文明花,共建喜结同心果”专题节目,开辟了国防教育专栏,创作了双拥主题歌曲《红红的双拥花》,编印了双拥工作画册,集中开展了爱国拥军和拥政爱民模范事迹宣传活动。在区主要大街沿线设立宣传橱窗,建设双拥国防教育一条街,在大型社区安装了电子视窗,广泛开展国防和双拥创建宣传,增强了全区人民的国防意识。
四是红色文化永传承。邀请老功臣组成革命传统教育宣讲组,分别深入机关、村镇、学校、部队宣讲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整理出版根据抗战老兵亲身经历编写的《抗日战争故事》、《他们从战争中走来》、《民族精神永放光芒》系列丛书;推出反映门头沟区双拥文化歌曲MV《红红的双拥花》,组织拍摄10集双拥模范城先进事迹电视专题片并进行滚动播放,推出双拥文艺作品《牵挂》,深受官兵一致好评。拍摄全国双拥模范李兆娴纪录片《八十岁“兵妈妈”的中国梦》,“兵妈妈”一针一线绣出拥军情的感人事迹在京西大地上传承弘扬。
深度融合 协调发展
服务部队长远建设全保障
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方针,围绕“资源上整合、力量上共用、项目上共建、成果上共享”的发展理念,着眼军地人才、科技、装备、信息、教育、文化等需求,坚持全方位、多领域、高效益深度融合,形成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的格局,为部队“能打仗、打胜仗”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在部队完成重大任务上“全支持”。坚持做到在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扶持、审批上跟进,着眼军队各类需求,最大限度给予保障。累计投资1亿多元,用于武警部队作战指挥中心建设和支持部队实施重大军事任务。在土地资源极为紧张情况下,征用20余亩土地优先提供给油料研究所拓展科研基地。总后油料研究所先后有13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其研制的整体自装卸运加油车被定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参阅后勤装备;61096部队多次圆满完成神舟飞船发射、也门撤侨、地震救援等重大活动的卫星通信保障任务,受到总部首长通令表彰。
二是在军地基础设施上“全兼容”。在推进棚户区改造和新城建设中,将部队建设设施纳入总体规划,坚持做到经济与备战兼容、平时与战时衔接、军需与民用一体。5年来,累计投资1亿多元,硬化亮化5条驻区部队道路,将部队水、电、气、暖和污水处理全部接入市政大通道。依托区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军地联合指挥部,实现监控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全部共享共用。免费为驻区部队提供花草、苗木,建设绿色军营。利用部队资源建设区防灾减灾物资大型储备中心,民防、交通等设施全部符合国防建设要求。
三是在加快部队人才培养上“全保障”。坚持做到资源共享、设施共用、人才互动、优势互补,区双拥技能培训学校免费培训500多名驻区部队官兵,380名官兵取得了汽车修理、计算机、中餐烹饪部队官兵和随军家属职业技能证书。区双拥办坚持免费为全驻区部队订阅《中国社会报》、《京西时报》、《北京社区报》等报刊杂志,区文委为所有连以上单位建立军营图书室并更换图书10万余册,定期组织图书大集”、文艺演出、流动电影进军营等活动,开办书法绘画等技能培训班,为官兵学习创造条件。
四是在维护官兵利益上“全服务”。坚持城市建设征地拆迁优先保障部队官兵利益原则,减免北京军区六分部离退休干部和62341部队官兵经济适用房城市基础建设费670万元,并将其纳入绿色审批通道优先审批立项。区医院同海军总医院签署合作发展协议,开通军人就医绿色通道,并坚持开展“关爱子弟兵”活动,免费为连以下单位官兵及家属体检。卫计委坚持开展“生殖健康进军营·优质服务暖人心”活动,工商局将“军民共建食品安全消费环境”课堂搬进基层连队和深山哨所,慈善协会在全市率先设立慈善进军营·关爱子弟兵”爱心互助基金,对35名因灾因病致贫官兵提供救助,区婚育家庭协会连续多年举办军地未婚青年鹊桥会,解除官兵实际困难。
五是在军人合法维权上“全跟进”。区司法局成立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组建法律援助联络员,坚持为驻区部队开设法律讲堂、培训“法治班长”,开设148免费法律服务平台,开通军人维权服务绿色通道,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组建驻区部队法治教员队伍,定期组织普法宣讲团进军营,开展“送法进军营·共建和谐城”等系列活动,采取情景模拟、灯谜竞猜、问答互动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官兵依法维权意识。区婚姻登记中心坚持送《婚姻法》进军营,引导官兵树立健康婚恋观。
创新机制 完善体系
提高优抚保障水平倾真情
近年来,坚持履行“再难不能难军人,再苦不能苦军嫂”的承诺,紧盯部队官兵“后路”、“后院”、“后代”等难点问题,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下大力气为优抚对象办实事、解难题。
一是“三机制”破解“三难”。多措并举解决优抚对象生活难、看病难、住房难问题,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逐年提高优抚对象定期补助、残疾军人护理费标准,义务兵优待金由2.5万元调整到3万元,进藏兵优待金调整到6万元。建立优抚医疗救助机制,设立优抚对象大病医疗专项补助资金,将因灾因病存在特殊困难的人员,纳入社会救助和慈善保障范围,全面实现医疗费用“一站式”实时结算。建立住房保障机制,制定对退伍军人和优抚对象优先配售保障房政策。开展关爱行动,为重点优抚对象全部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配发了一键呼叫小帮手,并纳入61696156为民服务平台,实现了优抚对象生活有保、生病有医、住房有先、困难有管的目标。
二是“五优先”让军人“无忧”。坚持政策向军人倾斜,服务向军人落实,难题为军人解决,多年来保持着5个100%,即:在处级干部职数紧张的情况下,优先落实团以上干部100%实职安排;在行政编制紧张的情况下,优先落实营以下干部100%公务员待遇;在事业编制逐年压缩的情况下,累计挤出60多个全额事业指标、50多个社区工作者指标定向招录退役士兵,保证符合安置政策的退役士兵100%安置;采取行政调配安置、市场双向选择、个人自谋职业等多种措施,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随军家属100%就业;在名校入学压力日增的情况下,军人子女100%优先就近、最好入学入托。圆满完成450余人的征兵任务,保证兵源充足稳定。
三是“关爱行动”让功臣“温暖”。新建军休所办公和老干部活动场所,无条件地完成接收军队离退休干部、无军籍职工安置任务,全面落实军队离退休干部“两个”待遇。投资近5000万元,将区光荣院建成集养老、娱乐、康复于一体的多功能休疗场所。区优抚中心连续18年坚持组织分散供养优抚对象集中休养,开展到驻区部队“军营省亲”活动。各级党委政府、驻区部队、群团组织长年坚持开展为优抚对象上门理发、健康体检、送医送药等关爱行动,每年春节前夕,区领导与区光荣院的老功臣们一起包饺子、拉家长,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身边。区光荣院被民政部评为“全国优抚事业中心先进单位”,并在全国优抚事业中心单位工作大会上作为典型介绍经验。
发挥优势 弘扬传统
助力第二故乡发展建新业
驻区部队官兵“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充分利用自身的组织优势、技术优势和装备优势,以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支持地方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己任,始终与全区人民并肩作战,实现了部队建设与地方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赢。
一是急难险重任务的战斗队。在防汛演习、森林救援、森林火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在一线,圆满完成国际徒步大会、北京环城国际自行车比赛、第七届农民运动会等国际赛事赛段安保任务。“7·21”特大自然灾害期间,驻区部队官兵第一时间赶赴受灾一线,开沟排洪、转移群众、营救被困人员,确保了全区无一伤亡;紧急处置潭柘寺、九龙山等火险火灾199起,参与旅游事故救助、交通事故抢险等各类抢险事故68起,营救被困群众近百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万元。
二是地方建设任务的生力军。发挥自身装备、技术、人才等优势,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先后参与共建绿色家园、废弃矿山修复、城乡环境百日整治等全区性环境治理活动,与地方携手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现代化生态新区;采取建立扶贫帮扶点、结对挂钩、对口帮扶等方式,为村民送设备、传技术、发展新型农业产业;与区内各中小学联建少年军校,长期派出军事教员指导学生军训。总后油料研究所与清水中心小学结对,91780部队出资对大峪二小教学楼进行防震加固。近年来,驻区部队资助斋堂中心小学、东辛房小学等30多所学校累计达到100余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教育事业。
三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排头兵。驻区部队与地方合作建成“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一体化指挥平台,成立军警民治安联防领导小组,建立密切配合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对突发性事件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予以解决。充分发挥部队优势,指导社区、农村民兵营连部建设,抓好日常演习训练,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积极参与文明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平安创建活动,经常性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和便民利民义务劳动,定期走访慰问老复员军人、残疾军人和困难五保户,以实际行动参与和支持第二故乡建设。
立足长远 夯实基础
实现基层双拥工作全覆盖
坚持“双拥无界限,基层无盲点”,深入推进双拥工作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社团活动,进一步夯实双拥工作基层基础,形成双拥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一是政府主导示范引领。区四大部门领导分别与驻区部队建立联系点,区领导坚持定期走访调研,摸清官兵需求,协助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所有基层连单位都配送了电脑、空调、文体器材等设施。从海拔最高的雷达站,到偏远的夫妻哨所,每年都会派出人员进行走访慰问。同时,将双拥工作向区外拓展,区领导定期走访周边相邻区县驻区部队,构建军地融合发展新机制,形成融合发展新优势、新常态。
二是企业融入促进发展。发挥国资委、工商联等部门纽带作用,引导企业与部队广结共建对子,为部队提供各种服务保障,形成军企融合发展新格局。北京国信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银行为驻区部队官兵购房提供优惠,供电公司优先解决部队用电问题,电信公司为部队提供通信保障,京门粮实公司保障部队优质粮油供应等。区属企业有首都军(警)民共建标兵单位9家、先进单位11家,其中国信嘉业有限公司荣获“首都拥军拥政爱民模范先进单位”称号。
三是村居共建基础深厚。深入推进军(警)民共建和谐社区活动。123个村居、社区与驻区部队结成共建对子,以全国拥军模范李兆娴为代表的“兵妈妈服务组”经常到部队包饺子、洗衣服、话家常,让官兵感受家的温暖。驻区部队常年开展“群众纪律”和“首都兵意识”教育,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创建,融洽了军民鱼水情谊。
四是社团参与亮点纷呈。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同驻区部队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经常深入部队送技术、送演出、送书画、送培训、送温暖,涌现出春之声艺术团、音乐家协会等多个拥军服务先进社会团体,成为驻区部队官兵生活上的好帮手、学习上的好老师、情感上的好依托。
区民政局/供稿 赵健民/摄
- 标题导航
- 确保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布局优化
- 思想上有新提高 本领上有新增长作风上有新进步 工作上有新突破
- 西辛称村184户村民顺利选房户村民顺利选房
- 名角粉墨登场 节目好戏连台
- 拓展市场销售 带动农民增收
- 加强交流学习 共谋合作发展
- 加快施工进度 保证施工质量
- 军地双方携手助力发展
- 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热情
- 送服务送培训到基层
- 王平镇“四个到位”确保平安度汛
- 妙峰山镇举行防汛避险转移演习
- 清水镇开展防汛演练 确保百姓平安度汛
- 斋堂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 提高应急避险能力
- 王平镇检查夏季农家乐安全
- 永定司法所举办暑期青少年安全教育讲座
- 清水镇开展旅游高峰期食品安全检查
- 王平镇开展流动人口综合排查工作
- 永定镇召开基层文化工作培训会
- 妙峰山镇积极有序推进险村搬迁工作
聚焦军民深度融合 巩固扩大双拥成果
在新起点上推进双拥工作持续发展
——门头沟区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