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铁钩、一个簸箕、一把笤帚、几块抹布,这就是与他朝夕相处的工具。他退休后坦言再也不和垃圾打交道,却偏偏又干了四年垃圾分捡工作。这人是谁?他就是城子街道桥东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指导员——杨怀印,居民们都亲切地称他“老杨”
老杨现年65岁,是一名中共党员、退伍军人。在部队这所大熔炉里,磨砺出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不怕苦累的精神。
1975年9月,老杨复原被分配到区环卫局三队,成了一名汽车修理工。“汽车修理工”听起来好听,实际不然,可不是大家想像的修理普通汽车,而是修理垃圾车、粪便车。不管是冬日严寒,还是夏日酷暑,他都要与臭味打交道。夏天难耐,冬天难熬。盛夏拉粪车散发出刺鼻的臭味,他常常要钻进去检修,焊接漏点。电焊起烟与里面的臭味呛得他脸红脖子粗,2分钟就要探出头透透气。冬天车坏在外面,他要在刺骨的寒风中作业,手被冻得跟小胡萝卜似的。日复一日,寒来暑往,这一干就是27年。曾有过被臭味熏的三天吃不下饭的经历,也有过调动的念头,但都被“我是农村里长大的孩子,在部队摸爬滚打过,有什么苦不能吃,什么罪不能受,脏点累点算什么”这股倔劲儿战胜了。凭着一种执着坚持了下来。直到退休,他也没有离开过这个又脏又累的岗位。
2002年,老杨退休了。他心想这下好了,再也不用和垃圾打交道了,可以钓钓鱼、打打牌,过几天清闲自在的日子了。但是没两年,老伴儿开始犯腿疼,上下楼都困难,她所从事的垃圾分类工作已力不从心,不得已到社区提出辞职。没想到,社区李主任亲自登门,找到老杨说:“垃圾分类工作是国家的一项国策,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我们的生态环境和子孙后代。但是目前人们的认识还不到位,这项工作需要有人干,可是年轻人不愿干。你是一名党员,退休了就发挥些余热,为社区做点儿奉献,把它承担起来吧。”主任的话打动了他,他明白,这不仅仅是几百块钱的事儿,而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儿。虽然他不是很情愿,但还是答应了。
老杨负责着桥东社区三栋楼216户及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指导、监督工作。
每天早晚他都像哨兵一样身着工作服,臂戴绿袖标,值守在垃圾桶旁,对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予以指导,苦口婆心地说,不厌其烦地讲。
为扩大宣传,提高居民们对垃圾分类的重视,他晚上睡觉都在琢磨办法。当想到社区每年都搞文艺演出,如果编个通俗易懂的节目,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不是很好吗。他立马儿起身找来纸笔,搞起了自己并不擅长的文艺创作。经过社区干部的修改,“三句半”《垃圾分类好》完成了。2014年的社区联欢会上,老杨与另三名同仁一起表演了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垃圾分类好》,受到了社区干部和居民们的普遍好评。
保护环境,改变不良习惯,让垃圾无害化,需要从自身做起,从娃娃抓起。为此,老杨利用寒暑假为社区小学生们讲解绿色环保与美丽的家园,讲垃圾分类与生态环境,并进行现场演示,引导他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从我做起,做绿色环保的小宣传员。
为使大家更直观分出哪些是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他把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宣传图片张贴在垃圾桶的对面墙上;为方便居民投放,又不至于垃圾风吹四散,他用木棍把桶盖支起来;为保持垃圾桶卫生整洁,他经常用水冲洗,抹布擦净;为防止蚊蝇滋生聚集,他夏天隔天一次打药;为避免人们投放垃圾弄脏手,他准备了卫生纸。一个个点子,都折射出他对这项工作的良苦用心。
社区每月下发一次“绿色环保靠大家,垃圾分类你我他,感谢您参与垃圾分类”的小绿卡。一张小绿卡,一份小心意。老杨抓住时机,借力造势,深入宣传,按要求对垃圾分类好的居民发放小绿卡。激励机制一定程度上对垃圾分类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工作中,老杨也有过苦恼。起初,进修学校他就找过两三回。原来校外的厨余垃圾桶里什么都扔,一次仅餐盒他就从里面捡出三大袋子。“现在好多了,毕竟老师们明事理,有文化。”老杨对此很满意。厨余垃圾里碎玻璃、破瓶子、打碎的碗时有发生,老杨深受其害。2014年冬季的一个傍晚,天已擦黑。在分捡垃圾时,他发现厨余垃圾里有个硬物,用铁钩子钩不动,他就伸手去拿,不料啤酒瓶子茬儿穿透手套,划破了手,鲜血流了出来,回家他让老伴儿简单包扎了一下,又返回来接着干。
他工作严谨认真,比在职时毫不逊色。“要么不干,干就干好”成了他工作的动力。这项工作时间虽不长,却很栓人。他的女儿在城里居住,打电话让父母去住两天,陪陪孙女。老杨早上分检完垃圾,急匆匆赶去,晚上6点前要准时赶回来。女儿不无责怪地说:“就差这一天两天的又能怎么样。”他却说:“分不彻底的垃圾不能就这么拉走”。四年来,他每天早晚两次从未间断过,即使有个头疼脑热的也都坚持把垃圾分捡完。
在垃圾分类这个平凡而特殊的岗位上,他这个不想再与垃圾打交道的人,仍以“脏了我一个,幸福千万家”的胸怀默默地奉献着。“国家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朴实的话语,更表达出杨怀印最美的心声!故事线索:李增莲故事采写:王木霞
宁脏我一个幸福千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