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李冰)城子街道为进一步加强龙门新区社区管理,更好地推动社区发展,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创新治理方式,在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工作细化,采取多种方法开展工作,做到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
据了解,新区坚持区域统筹系统治理,形成街道办事处、驻区单位、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四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同时,还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站,社区热心居民自愿参加,为民服务,带动地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和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的对接落地。
“党群联动”的党建引领模式。完善街道“大工委”、地区管理委员会运行制度,规范辖区议事规则和工作流程,有力推动区域各类单位全方位、宽领域、多层面的互动合作。街道首个党群服务中心于2015年底在龙门三区社区初步建成,致力于成为社区党员的“根据地”、基层民主的“议事厅”、社会组织的“孵化园”、文体活动的“大本营”、居民群众的“心聚点”。
“社区自治+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街道在拆迁社区、成熟社区、新建社区、平房社区分别选取试点社区探索形成“社区自治+社区多元共治”参与式协商社区治理模式。社区依据相关程序征集民意、确定议题、协商议事、形成方案、参与实施、评估反馈,有效地激发了社区活力,提高了社区的治理水平。在自治中逐渐探索形成“横向制约、纵向贯通、整体联动、一核多元”的治理体系,形成联席会议常态化机制,搭建了沟通交流平台,统筹协调解决部分辖区问题。
“以创带建”的社区建设模式。重视新区建设和环境提升。着重打造龙门新区整体以月季花为基调的绿化景观效果,集中解决党员居民群众活动的问题,以六型社区、智慧社区、精品社区、市级规范化示范点建设为契机,提升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管理水平。
“一体两翼”的社区服务模式。新区初步建立起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体”,以志愿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为“翼”,“多元一体、互联互补”的社区服务机制。依托一站式服务大厅保障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人员全覆盖、项目全覆盖,实现融青少年、妇女、儿童、残障、社区矫正、人口计生、医疗卫生、困难群体、社会救助(重点领域、特殊人群)的“服务360”,实现精准帮扶。建立“志愿服务日”制度,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
“三社联动”的社会组织行动模式。龙门新区将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的“三社联动”机制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三者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互联网+”的品牌营造模式。高效的内网办公系统,开发上线OA办公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社区的负担。并且通过移动互联网手段开辟党团建专栏,启用微信公众号“城子党群之家”、“青风城上”进行信息的实时发布和不定期更新。不断挖掘社区特色和优势,启用社区LOGO,努力在活动中树品牌,真正实现多个品牌,一条主线,一居一品。


- 标题导航
- 首期“悦读空间”读书分享会举办
- 双方加强交流沟通实现双方互惠共赢
- 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 明确发展思路 落实开放理念
- 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一次会议
- 区政协领导走访妙峰山镇政协委员
- 党员党员集体政治生日举办集体政治生日举办
- 我区做好全面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 关于开展“倾听市民呼声、回应百姓期待”领导干部接听61696156政府服务热线活动的公告
- 区摄影俱乐部慰问田庄村老党员
- 区直机关工委组织新党员进行入党宣誓
- 区卫计委举办“两学一做”知识竞赛
- 妙峰山镇开展世界献血者日宣传活动
- 石门营五区庆“七一”文艺汇演举办
- 建设街社区举办庆“七一”活动
- 龙门新区社区治理创新方式
- 我区做好全面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龙门新区社区治理创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