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我区“感党恩颂党情”庆祝建党95周年党员集体政治生日活动在“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旧址”隆重举行。
特殊政治生日礼物送给80多岁老党员
6月28日上午,田庄村京西第一党支部广场上,300余名党员干部高举右拳肃立在鲜红党旗下,在区委书记张贵林带领下再次向党宣誓,在铮铮誓词中,增强对党的坚定信念,铭记作为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在活动期间,65名先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获得了表彰。
党员集体政治生日,既没有蛋糕也没有蜡烛,但现场党员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一张红彤彤的“党员集体政治生日纪念卡”。受表彰的党员分别获得了党员集体政治生日荣誉卡、榜样卡、先锋卡,为门头沟区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老干部、老党员代表获得了“党员集体政治生日贡献卡”,新发展的预备党员代表则获得了一张“党员集体政治生日寄语卡”,卡上题写了对他们即将正式成为共产党员的勉励。
在当天所有参加活动的党员中,党龄最长的要数崔广发老人,他1949年1月入党,青年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后来曾担任田庄村生产队副队长、民兵连连长,开展村内巡逻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发现不良现象及时处理,遇有紧急情况第一个到达现场,有危险他冲在前面,是村民心中最敬重的老革命、老党员。今年已经83岁高寿的崔广发精神矍铄,他手拿着“党员集体政治生日贡献卡”,给年轻的预备党员们讲起了过去干革命和搞建设时候的故事,老人对党的坚定信念给新老党员注入了震撼心灵的力量。
皮影戏里话党史 抗战路上忆峥嵘
除了表彰党员、唱红歌等活动外,当天全体党员、群众还在雁翅镇田庄村观看了一场“红色皮影戏”《跟党走》,这是一部以门头沟区第一位共产党员崔显芳为人物原型编制的皮影戏,讲述了1924年崔显芳从上海回到家乡田庄村创建田庄高小开展革命活动,成立京西山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田庄高小党支部的故事。放映室里鸦雀无声,内容真实、形式活泼的皮影戏为广大党员上了一堂生动党史课。
通过观看皮影戏,了解了门头沟第一位党员崔显芳和京西山区第一党支部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后,党员们参观了第一党支部纪念馆,来到南山峡谷,重走了抗日战争中共产党员走过的崎岖山道。
田庄峡谷过去叫南山沟,抗日战争期间是情报联络线,同时也是粮食物资运输通道。日军多次在田庄烧杀扫荡,而田庄的抗日军民也在这里展开斗争,经常劫持运粮车、割电线、埋地雷,让鬼子十分头疼,上演了无数次对敌斗争的惊险故事。
如今的南山沟,果树成林。重走抗战路,目的是让党员们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率领群众与侵略者抗争的伟大,取得胜利的光荣,更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作为中流砥柱的地位。
访红色村庄 感党恩颂党情
300余名党员在田庄村度过这样一个“集体政治生日”,是因为这里是一片红色的沃土,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记录了京西红色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轨迹。
1924年,中共党员崔显芳由上海回到家乡田庄村,成为京西第一个中共党员,并将进步的火种带到了京西。1926年,他在此地建立田庄高小,并与魏国元等人一起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他在青白口创办了青白口完全小学,同时把党的发展工作,由学校扩展到农村。1932年,在北平党组织的支持下,京西山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田庄高小党支部在田庄成立,后来又成立了第一个县委——中共宛平县临时县委。在崔显芳的带动下,先后发展了中共宛平临时县委书记赵铭鉴(赵曼卿)、中共宛平县委书记魏国元等一批优秀中共党员,成为京西党组织创始人。
此次党员集体政治生日活动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为契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感党恩,颂党情”主题,通过探访红色古村落,重走抗战路、观看红色皮影戏等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感悟党的丰功伟绩、学习党的崇高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努力在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本报记者 姚宝良/文/摄


- 标题导航
- 首期“悦读空间”读书分享会举办
- 双方加强交流沟通实现双方互惠共赢
- 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 明确发展思路 落实开放理念
- 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一次会议
- 区政协领导走访妙峰山镇政协委员
- 党员党员集体政治生日举办集体政治生日举办
- 我区做好全面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 关于开展“倾听市民呼声、回应百姓期待”领导干部接听61696156政府服务热线活动的公告
- 区摄影俱乐部慰问田庄村老党员
- 区直机关工委组织新党员进行入党宣誓
- 区卫计委举办“两学一做”知识竞赛
- 妙峰山镇开展世界献血者日宣传活动
- 石门营五区庆“七一”文艺汇演举办
- 建设街社区举办庆“七一”活动
- 龙门新区社区治理创新方式
- 我区做好全面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感党恩 颂党情
我区为党员举办集体政治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