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我区住宅建设步伐加快,现在,一栋栋规划整齐有序,服务设施齐全的高层民居遍布我区。一座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充满生机的靓丽新山城矗立在京西永定河畔,大西山脚下。
据相关史料记载:改革开放后,在门城地区只有7栋13000平方米简易小白楼的基础上,我区逐步加大了住宅开发建设力度。1987年前,统建了剧场东街、桥东街8万平方米住宅楼,区属各系统自建了一批住宅楼。
1987年至1997年,我区坚持新区开放与旧区改造并重的方针,运用多种开发建设形式,对新桥路、老区委61号院、城子西街、剧场东街、新桥东街、劳动局6片危旧房进行改造,建成月季园、新桥南大街、永新、龙泉花园、信园、葡东、城子、三家店新河、峪园西里等10多个居住小区,住宅竣工面积60多万平方米。1997年至2007年,住宅开发更加迅速,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共开发建设1100万平方米,建成德露苑、承泽苑、绮霞苑、含辉苑、滨河、阁外山水、绿岛家园、新桥家园、倚山家园、永兴、冯村嘉园、中门寺等居住小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开始起步。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区开始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经过区委、区政府9年的努力,使3.4万户居民近10万人搬入了楼房,彻底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作为本市传统的老矿区,由于长期的矿业开采造成门城核心区约7平方公里的采空区。区域内的居民居住的虽然是由单位统一建造的房屋,但大部分低矮破旧,年久失修,部分房屋已经出现地基下沉,墙体开裂现象,严重影响到居民的居住安全,居民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长期存在。
实施棚改工程后,居民不仅搬进了新楼房,而且居住面积也比以前翻了几倍,群众切实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李文勇的老家原在东辛房地区,均已成家的兄弟姐妹7人和老母亲住在7间低矮狭小的平房里。夏天,每逢大雨,雨水就会倒灌进屋里,家具电器被淹是经常的事,胡同里更是泥泞难行;冬天,屋里要生火,每天要倒炉灰不说,还要时刻预防着煤气中毒,家里的家具每天擦上几遍,一会的功夫又落满了灰尘。
实施棚户区改造后,李文勇一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兄弟姐妹和老母亲一共分到了7套楼房。在小区周边100米范围内,银行、餐厅、菜市场等服务设施应有尽有,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
家住黑山龙山家园、现年77岁的王志霞说:“过去我们一家住在西建井的排房子里,夏天一下雨屋里就漏,房管所的就用苫布把房顶蒙上。一入秋的时候就得赶紧拉煤条,趁着好天气攥煤球,冬天烧的是土暖气,可窗户上还是挂冰霜。现在住上了新楼房,做饭有天然气,冬天有暖气,这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可享了政府的福了。”
和王志霞有同样感受的人还有很多。家住小园三区的苏红说:“以前我们家住在栗园庄,夏天一脚泥,冬天一身土,村里的街道上终年污水横流,就和龙须沟一样。棚改拆迁后,不仅住的宽敞了,马路也修到家门口了,公交车站和S1线都不超过100米,以前的臭水沟也变成了水岸公园,咱住着舒心。”
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实施,不仅解决了我区三分之一人口的住房困难,使棚户区群众从中受益,而且改变了中心城区的旧城面貌和投资环境,较好地落实了中央的各项惠民政策,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棚户区改造建设中,昔日低矮破旧、卫生条件极差的棚户区变成了宽敞明亮、配套齐全的楼房社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姚宝良/文/摄
- 标题导航
- 发扬昂扬斗志的精神 为新时代祖国贡献力量
- 农村党员退休不忘奉献 义务植树绿化千亩荒滩
- 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现场推进会在我区召开
- 第二届“东胡林人”论坛在我区举办
- 我区召开分区规划涉及重点工作专题会
- 区领导到区工程中心调研
- 区农业局服务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 30个窗口集中办公实现权限内“一窗通办”
- 我区首届律师宣誓仪式举行
- 区城管执法局开展占道经营治理成效明显
- 区食药局强化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监督检查
- 区政协组织委员参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 我区局部改造9座桥梁顺利完成水源地保护交通穿越整治工程
- 更换15条城市主次干道路灯灯头节能改造项目全部完成
- 我区完成2018年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
- 共建文明区齐创平安城
改革开放40年 棚改圆了百姓安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