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会问自己一个问题:门头沟有多少条沟呢?晃着脑袋想了半天,从清水数到斋堂,再到雁翅、军庄,最后数到龙泉、永定,也没数清门头沟究竟有多少条沟。过去曾听说门城地区有九条沟,什么圈门沟、龙门沟、中门寺沟……这九条沟怎么也数不上来。知道有个九龙山,但是有哪九条龙横卧在永定河水闸西岸林海松涛的九龙山上,还真是无知的说不上来。有人说,家雀从门头沟飞过都是黑的;也曾听说,“家有半口粥,不到门头沟”。我知道,那些说的都是门头沟的过去,说的是解放前的门头沟。那时门头沟是矿区,是京城产煤炭之地,民国时期煤窑达几百家,最早中外合资的企业——中英煤矿、中日煤矿都诞生在门头沟。门头沟是采煤区,空气都黑色的,何况飞来飞去的家雀了。过去煤矿下井工人生活最苦,所以外地人就说,家有半碗粥喝,就不到门头沟当矿工。那些说的也是旧社会,新中国成立后,煤矿工人最自豪,那时候找对象都争着找煤矿工人,因为嫁给煤矿工人,一切生活都有保障,收入及福利都好,一个煤矿工人工作,一家子人生活有保障,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京西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从东北工作调转来到门头沟的。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百业待兴。门头沟区也是处于经济转型期,如何靠山吃山会吃山,是当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靠资源优势,带领农民发家致富是当时政府要做的头等大事。后来,又利用门头沟煤矿废弃煤矸石,发展新型建材,确立“建材兴区”的经济发展思路。一路走来,门头沟的艰辛发展,一步步,都锁定在山区农民利益上。新的历史时期,门头沟又走绿色发展之路,发展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精品民宿,始终都没有离开农民利益。我当时所在企业也是一家乡镇企业,企业职工及管理人员大部分也是当地农民。当时正值全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福建、浙江等乡镇企业风起云涌。因为工作关系,我初来门头沟,就经常去斋堂、雁翅等乡镇,工作之余,饱览了门头沟美丽的山川。当时与一些外企经常谈些业务,一次接待美国客人,他们参观企业后去妙峰山参观,参观后国际友人临走留给我一句话,对我刺伤很大,他说:“门头沟真美、也真穷!”
“真穷”,也许对当时门头沟来说,是一句实话。但我心里很不服气:门头沟真美,将来也一定真富!我来门头沟工作近30年,早把他乡当故乡。现在已经血肉及灵魂都融入这个第二故乡,亲身见证了第二故乡的发展变化,尤其是近些年,门头沟启动采空棚户区改造,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整治行动,“创卫”“创城”工作等,门头沟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别说与过去的门头沟相比,就是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刚来门头沟相比,也不能同日而语。无论生态环境、还是交通状况都感觉如梦幻般的变化。
初来门头沟,通往城区公交车只有两条线路,乘车难一直是门头沟出行的难题,即使有几年通了“小公共”私人中巴,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门头沟出行难问题。近些年,门头沟高楼耸立,新建小区配套设施齐全,学校、幼儿园、文化中心等公共设施齐备。家门口小区都通了公交车,现在门头沟公交车通往区内区外最少也有几十条线路,还有快速公交、地铁S1线。长安街西延线马上就要通车。今日门头沟,交通与城区一样发达,环境更加优美,是宜居的绿色生态之城。门头沟的农民也富了,有了医疗、社保,没有昔日农民的后顾之忧。看到当地农民富足的生活,我想起多少年前美国客人的话,门头沟“真穷”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别了,司徒雷登!“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话一点也不假,加油吧,门头沟,不管你有多少条沟壑,我都爱你一丘一壑。
- 标题导航
- 西城区统战部领导到我区调研
-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政治担当 压实政治责任
- 我区大力实施“红色门头沟”党建“1179”工程
- 传承红色基因 砥砺初心使命
- 长安街西延线景观提升工程加紧施工
- 退役军人“京西老兵”志愿者服务队成立
- 区领导与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领导座谈
- 区领导检查百万亩造林及“留白增绿”工程并召开推进会
- 区政府召开渣土车整治工作专题会
- 区领导检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
- 区领导到潭戒景区调研
- 潭柘寺镇在防汛一线筑起“红色堤坝”
- 检查泳池环境 确保安全卫生
- 关于门头沟区第十四批农村产权交易项目信息发布的公告
- 8月份第三周(8.12-8.18)河长制基本情况
- 城子街道坚持问题导向 聚焦专项整治
- 区检察院走进双峪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 门头沟区邮政分公司储蓄柜员招聘启事
- 8月份第2周环境检查得分情况
- 门头沟区8月9日-8月15日镇街PM2.5浓度(微克/立方米)排名情况(倒序)如下表:
- 用心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 社区举办健身运动会
- 公共文明引导员开展奉献日活动
- 爱心冰柜感动夏天
- 违法群租扰民接诉责令整改
- 中门花园社区组织居民参观中国盲文图书馆
- 北涧沟社区小朋友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 龙门一区美化社区环境 开展专项清理活动
- 王平镇开展手工油纸伞制作活动
- 沟渠垃圾影响市容及时清理群众满意
弯弯山路门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