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过,正月十五赶着趟的来了。在京西千军台、庄户流传下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村里外出人员无论在外工作、还是居住,包括嫁出去的姑娘,春节可以不回家,正月十五必定回家,参加一年一度家乡最隆重的古幡会(当地称走会)。京西古幡会,不仅是当地的,也是京城元宵节最热闹的活动之一。这种带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源于自然,植根于民间,深入民心,流传了四百多年。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去年和今年的古幡会被叫停,但曾经古幡起、古乐奏盛大的活动场面,犹在眼前浮现,跨越时空的天籁之音仍在耳畔回响。
京西古幡会,集古幡乐、古文化、古风俗、古礼数、古信奉于一体,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文化积淀。古幡乐是古幡会祭祀佛、道、儒时演奏的祭祀音乐,主要由祭祀孔子的音乐组成,它依托古幡会而产生,以颂神、祭神为主要内容。据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乐曲,又揉进了京西特色,专家称“南有纳西古乐,北有京西古幡乐”。历史的厚重使得古幡乐传承至今,和谐的韵律,神奇的魅力,无不令人叫绝,被称为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实乃当之无愧。
千军台、庄户两村都有音乐班,专门从事古幡乐的传授与训练。古幡乐通过一种工尺曲谱记录下来。工尺曲谱村中现存只有一本,被族人收藏,村内的老艺人们一辈辈多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授演绎。有的老艺人带徒弟常常是一边拍桌子打着节奏,一边口念曲谱。在这种“曲目老、乐班老、乐器老、艺人老”的状态下,古幡乐能够流传下来实属不易。工尺曲谱传下来的演奏曲牌,原汁原味。有人为方便学习,曾试图把它译成现代曲谱,但事与愿违,曲调难以合拍。
古幡乐分为音乐班和吉祥班(俗称吵子班)。音乐班的曲牌分为吹奏曲谱和打击曲谱两种。吹奏乐器有笙、管、笛、云锣、小钹(镲)等。吹奏的曲牌包括《柳公宴》《四上牌》《焚火赞》等20多个曲牌;打击曲的乐器包括:钹、铙、当子、小钹(镲)等,曲牌有:《过街先》《合心钹》《秦王挂玉带》等20多个。
吉祥班(俗称吵子班),是古幡会的主要传统会档子。正月十五在千军台村走会排在三官幡之后,正月十六在庄户村走会,排在老爷旗(关圣帝)之后。乐器包括:唢呐、大锣、大钹、铙、小钹(镲)、趟儿、旋子(小手锣)、梆鼓、大鼓等。曲牌分为行动曲和排子曲。大街上走着表演的是行动曲牌,有11首;坐下来演奏的是排子曲(俗称敬神曲),有19首,统称为“神曲”,是敬神的赞歌。这些涉及天文、地理、传说、故事等具有文化内涵的曲牌,娓娓道来,既折射出祖先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又融进了今人深深的虔诚与祈福。更深层地说,悠悠古幡乐既折射出祖先们的文化心理和意识形态,也展示出北方民族热爱生活、粗犷豪放的性格。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曲目,曲调悠扬,扣人心弦,声声入心。那清脆的笛声、悦耳的唢呐、婉转的笙管、叮当的云锣……给人以穿越时空之感,视听的享受,心灵的陶冶,妙不可言。吉祥班的吹吹打打,似古道上迎来的接亲队伍,喜庆欢快。锣鼓之声撼天动地,给人一种激越奋进之感。鼓乐齐鸣加之敕封的幡、旗浩浩荡荡,威风凛凛,天人同乐,成为京西正月里的一道靓丽风景,是珍贵的历史文化宝藏。
如今,一批批新人承担起传承的重任。在古幡乐队伍里,我看到了经过口传心授上场的演奏者;看到了生龙活虎高擎古幡的年轻人;看到了古幡会在发展传承中的盛大场面,也听到了古幡乐奏响的太平盛世之音,悠扬的曲调带着祈祷与祝福飞向湛蓝的天空。王木霞
古乐奏响的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