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凯谢琪锦)近几年,我区始终坚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并与地区特色产业有机融合,拓宽乡村发展路径,开启了一条崭新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清水镇清水花谷内的阳光大棚里,65岁的下清水村村民王进军正在忙碌着,平日里他主要负责养护花卉、景区管理、环境维护等工作。曾经的下清水村,家家户户都以采煤为生,不仅工作条件艰苦,长年累月的开采,也严重污染和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如今,守着家门口的绿水青山就有不错的收入,这让王进军感慨万千:“原来,干一天活后,脸都是黑的,空气质量还特别差。现在,我们这儿不但空气好了,老百姓还有钱挣,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2009年,下清水村关停煤矿后,依托生态修复工程,为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治病疗伤”,并打造了清水花谷景区,种上了格桑花、巴西菊、芍药花等20多种观赏花卉。2018年,景区开门迎客,当年就收入10万多元。经过多年耕耘,如今的清水花谷在盛花时节,草长莺飞、蝶飞花舞。
清水镇下清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进生说:“原来村里以挖煤为生,现在依靠绿水青山,不但村里的环境好了,村民还能在清水花谷就业,一年收入两到三万块钱,大伙儿都很高兴。”
摔掉“黑饭碗”,捧起“生态饭”。不只是下清水村,曾是煤炭重镇的清水镇,近年来围绕“红色文化”和“绿色产业”两大核心要素,正在努力探索文化兴镇的有效路径。
清水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孙颖说:“近年来,清水镇积极打造了以4条主要沟域为核心的精品民宿产业集群,形成了具有清水特色的富民增收‘灵山绿产’品牌。去年,清水镇出产的高山芦笋、奇异莓、红藜麦、五味子等农产品收入达223万元。”
整治矿山,修复生态,为大地“疗伤”,是我区落实生态涵养功能的蝶变重生之路。近年来,我区通过自然恢复、人工修复和综合利用三种类型,陆续启动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关闭固体矿山444个;2021年和2022年,共计治理图斑86个、面积242.31公顷,今年将剩余56个图斑、面积95.84公顷的治理任务全部纳入销帐清单,确保至2025年全部销账归零。
区规自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凯说:“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和减量发展的背景下,门头沟区全面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下一步,我们还将探索矿山生态修复的新模式与新路径,积极申报国家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坚定保障首都生态安全。”
- 标题导航
- 门头沟区“国际山地运动打卡地”品牌亮相上海
- 清水村摔掉“黑饭碗”吃上“生态饭”
- 库车小白杏熟了
- 1-5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2.6亿元
- 我区以“四个率先”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 门头沟区实施地区形象塑造工程工作方案专题汇报会召开
- 我区举办“转观念、提能力”沉浸式大课堂(第一期)学员论坛
- 区领导与北京一流科技有限公司领导座谈
- 我区召开2023年半年安全生产工作会
- 区水务局多措并举保障夏季用水高峰期供水安全
- 延迟30分钟发车 让学生尽快进校园
- 我区举办2023年住房消费季活动
- 区法院一站式“司法确认”让园区企业快速解决纠纷
- 区公安分局开展反恐实战演练
- 区房屋征收事务中心开展安全生产月培训
- 区环卫中心关爱高温作业职工调整夏季工作机制
- 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溺水
- 红色基因强凝聚 服务老兵零距离
从煤村变身花谷
清水村摔掉“黑饭碗”吃上“生态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