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刘嘉羽)我区是全市传统村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留存有大量文物古迹与历史遗存。在我区下辖的9镇178个行政村中,有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占全市60%;有12个中国传统村落,占全市46%;有14个北京市传统村落,占全市的31%,是北京乡愁最为集中的承载地。近年来,我区不断强化规划引领、项目带动、技术支撑,以“四个率先”,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为健全保护发展政策体系,我区统筹发展布局,在全市率先出台《村庄民宅风貌设计导则》,在编制完成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又相继出台了《门头沟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规划》《门头沟区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明确传统村落保民生、保风貌、谋发展、和谐共进的具体路径。同时,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等相关内容落实到美丽乡村建设、农房质量提升试点等农村各项任务中,形成互补互促的政策体系,聚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为成功入选全市首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我区率先组织申报,获得中央补助资金3750万元,用于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发展建设项目。围绕传统村落的示范引领、有机更新、要素保护,筹划并启动了由各镇街主导实施的22个示范性修缮改造提升项目;以提升本地工匠能力与推动非遗传承为目标,聚焦工匠建造能力提升、历史要素保护、非遗传承与农民增收,筹划了3期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理论素质与能力水平。
为加强传统村落的数字化保护,率先以信息化为依托,探索建立传统村落风貌提升奖补平台、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数字平台,将分别实现辅助农房修缮改造资金测算功能及传统村落影像、地理信息数据与场景化的数字化档案管理;陆续建立了覆盖全区12个中国传统村落的数字博物馆,实现了全景展示、历史文化、环境格局、传统建筑、民俗文化、美食物产、旅游导览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为实现我区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保护、旅游推介与宣传提供了良好媒介。
为探索协同参与保护发展的工作机制,率先整合专家智库,创新打造传统村落“1+1+N”,即1名驻村责任专家、1名博士生、N个智囊团的专家团队支持体系,从空间规划、产业策划、农房奖补、技术应用、工程指导等七方面驻村提供全过程、陪伴式问题研究与实践服务;与北京建筑大学组建乡村振兴实验室就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展开深度合作;与北京林业大学等5所高校合作成立美丽乡村有机更新设计联盟,协同推动我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
- 标题导航
- 门头沟区“国际山地运动打卡地”品牌亮相上海
- 清水村摔掉“黑饭碗”吃上“生态饭”
- 库车小白杏熟了
- 1-5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2.6亿元
- 我区以“四个率先”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 门头沟区实施地区形象塑造工程工作方案专题汇报会召开
- 我区举办“转观念、提能力”沉浸式大课堂(第一期)学员论坛
- 区领导与北京一流科技有限公司领导座谈
- 我区召开2023年半年安全生产工作会
- 区水务局多措并举保障夏季用水高峰期供水安全
- 延迟30分钟发车 让学生尽快进校园
- 我区举办2023年住房消费季活动
- 区法院一站式“司法确认”让园区企业快速解决纠纷
- 区公安分局开展反恐实战演练
- 区房屋征收事务中心开展安全生产月培训
- 区环卫中心关爱高温作业职工调整夏季工作机制
- 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溺水
- 红色基因强凝聚 服务老兵零距离
统筹发展布局 组织申报 以信息化为依托 整合专家智库
我区以“四个率先”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走在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