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非常重视年夜饭,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当作辞旧迎新的重头戏,俗话说:辛辛苦苦一整年,就为年三十这顿饭。一家人不吃年夜饭,如同没过年。
年夜饭又叫团圆饭,寓意圆圆满满,在传统民俗和老北京人心目中,年夜饭有很多不成文的讲究。首先,年夜饭必须在自己家里吃,平时,很多人家的大人孩子在外做事、上学,只有过年时才回到家里,同久别重逢的一家人聚在一起。到了年三十,一家老老少少齐上阵,这个择菜、洗菜、准备盘碗,那个煎炒炖煮,一通忙活。饭菜做好端上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喝着,一边聊着这一年各自的所见所闻、酸甜苦辣,暖意融融,乐趣多多。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包饺子、守岁,有的人家子时吃过饺子,继续喝茶聊天,一直守岁到凌晨。
过去,年夜饭所以讲究在家里吃,除了社会上的饭馆、饭店过年关门歇业,员工放假回家过年,主要是习俗观念使然,再加上老百姓收入偏低,即便,年三十加班的员工聚一块儿吃年夜饭,也感觉和家里的气氛差好多。这些年,人们收入水平高了,观念也变了,很多人家把年夜饭吃进饭店里,鱼肉海鲜、火锅烧烤的丰盛至极,实际上,年三十在外面吃年夜饭,只是省心、省事而已,而家的蕴意和乐趣则打了不少折扣。
年夜饭在家里吃还有一件事要做,就是祭祖,至今,民间很多人家依然恪守着这一传统风俗。年三十这天,在家里设个供桌,把过世的祖父辈遗像和供品摆上,吃年夜饭之前,一家人先给逝去的先人焚香、磕头、鞠躬,然后再摆上碗筷,把家人吃的年夜饭菜夹到碗里。长辈说过祝词后,全家人才可以坐下来吃,老辈人说,这是表达对亡故亲人的思念之情。
过去,年夜饭还有一些礼俗规矩,比较重要的有两个,一是人所共知的不招外人来家里吃年夜饭,二是饭桌上不说不吉利话。年夜饭不招外人来,说的是不能让家人以外朋友来家里吃年夜饭。因为,年夜饭凸显的是自家人团圆,饭桌上吃食丰简、喜乐愁苦,是自家人的事,有外人在会影响情绪,别扭。老北京人还有个说法,外人来家里吃年夜饭,会把好运吃走,这个说法听着好像有点迷信,但作为明理人,还是不到别人家吃年夜饭为妥,即便盛情邀请,也应婉言谢绝,免得节外生枝,两不自在。
年夜饭饭桌上不说不吉利话,不提晦气事,简而言之,就是为了一家人和睦团结。谁家过日子都断不了磕磕绊绊,平时父母和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难免饭勺碰锅沿、斗嘴怄气。过年过的是团圆和美,舒心敞亮,过去各自的凄苦伤痛恩怨,总不能永远写在脸上搁在心里,年夜饭饭桌上再纠缠那些,家人伤心,自己也痛苦。老话说:千难万难,三十团圆。过去的总要过去,年夜饭是化解恩怨的最好时机,所以,往日有恩怨的兄弟姐妹,要抓住年夜饭这个机会,主动向对方敬酒,为对方祝福,这叫啥?谦让包容,一笑泯千愁。
还有,年夜饭上要会说吉利话,把吉利话说到点儿上。如,吃鱼时可以说年年有余,吃年糕时说年年登高,筷子掉落说快快乐乐。这些灯谜似的吉利话,会给年夜饭和家人增添更浓年味儿。
年夜饭有哪些老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