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paper/1783/20240410084551574040.jpg)
《全国经济普查条例》部分:
1.经济普查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2.经济普查组织实施原则是什么?
答:经济普查组织实施原则是: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
3.开展经济普查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体经营户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积极参与并密切配合经济普查工作。
4.经济普查对象是哪些单位?
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5.经济普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是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6.经济普查人员有哪些行为会受到处分?
答:经济普查人员参与篡改经济普查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依法给予处分,或者建议有关部门、单位依法给予处分。
7.经济普查对象有哪些行为会受到处罚?
答:经济普查对象(个体经营户除外)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予以通报;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1)拒绝或者妨碍接受经济普查机构、经济普查人员依法进行的调查的;(2)提供虚假或者不完整的经济普查资料的;(3)未按时提供与经济普查有关的资料,经催报后仍未提供的。
8.经济普查开展频次?
答: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逢3和8的年份进行。
9.经济普查标准时点是什么时间?
答:标准时点为普查年份的12月31日。
10.经济普查采取的调查方法是什么?
答: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等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经济普查知识部分:
11.2023年是第几次全国经济普查?
答: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12.各级普查机构及工作人员,对在普查工作中知悉的哪些内容,应当予以保密?
答: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信息。
13.经济普查登记表中,季节性生产开工三个月以上和临时性停产的企业,运营状态应按什么内容填报?
答:正常运营。
14.普查登记是经济普查的中心环节,直接决定整个普查的数据质量和工作进度。普查登记包括哪些内容?
答:普查登记包括:前期准备、数据采集与报送,数据检查,审核与验收。
15.执行入户调查等普查任务的经济普查人员应主动出示哪类证件?
答:应出示《普查员证》或《普查指导员证》,表明身份。
16.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有哪些新变化?
答: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新增了对“三新”经济的普查内容,同时首次开展投入产出调查。新增对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三新”经济的普查内容,可以更好反映我国经济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等领域发展变革情况。
17.参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企业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
答:《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告知书》提示:需要单位准备好相关经营证件和与经济普查有关的会计、统计和业务核算等原始资料,积极配合普查人员准确采集相关信息。
18.对于拒绝或者妨碍普查机构、普查人员依法开展普查工作的企业,会有哪些不利影响?
答:《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告知书》提示:对拒绝或者妨碍普查机构、普查人员依法开展工作,或虚报、瞒报、漏报普查数据的普查对象,将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违法企业将被依法认定为统计严重失信企业,推送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并在“信用中国”网站公示。
19.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期是什么时候?
答:普查登记期是2024年1月1日至4月30日。
20.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投入产出调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投入产出调查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每五年开展一次的大型基础性统计调查。开展此项调查,可以了解掌握国民经济行业(产品)的投入和产出结构,是编制投入产出表和供给使用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门头沟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