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偶然发生的事,每件事的产生都有其原因,今天,我就说一说有关潭柘寺大铜锅的神奇故事。
潭柘寺内原有三口不同型号的大铜锅,其中最大的一口是熬粥锅,其余两口较小,一口是用来做炒菜、熬菜;另一口是用来做蒸馒头、米饭。现在寺内只有炒菜、熬菜用的大铜锅了,此锅锅沿直径2米,深1.3米,放在天王殿右侧的灶台上。梅开两朵,各表一枝,今天我就单说古刹熬粥用的大铜锅。因为,这口锅有“加僧不加米、漏沙不漏米”之神奇,还有“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之民谚。
为什么“加僧不加米”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此锅太大了,是炒菜锅的近2倍。熬一锅粥要煮12斗小米,由7、8个和尚烧火,要用数担干柴,温火熬上十几个小时,可供全寺的僧人吃一天(当时寺院僧人很多,挂单的就有3600名,还有没有挂单的)。即使是临时来上十几个云游僧人和居士,也无需再另熬粥做饭了,怎么办?只需往粥里加些水就可以了,因为锅太大,再加些水,粥也不会显得稀。只是在向锅中加水时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因为锅台上面建有暗引水槽,将后山的龙泉溪水顺地下的引水槽一直引进了厨房大铜锅,石槽上有闸板,不用水时可以把石槽闸住,水改道而流了。
那为什么又“漏沙不漏米”呢?因为这口大铜锅的设计特别,在锅的底部有一个凹陷处,其形状如同一口小锅,名叫“容沙坠”。从里面看,因为锅太大“容沙坠”很不显眼,引不起人们的注意;从外面看,“容沙坠”呈凸起状,使平圆的锅底变尖,从而起到了分火的作用,所以又叫“分火锥”。煮粥时,火焰通过“分火锥”烧向锅的四壁,烧开了锅里的水后,水和米就从四周沿着锅壁向上翻腾,再从中间下沉,这时米中的沙粒,因为比米重就沉入了“容沙坠”中,而米则较轻,又沿着锅壁上浮,这样经过了数次的循环往复,米中的沙粒就全部沉入了“容沙坠”中,所以粥里也就不再有沙子了。
此锅是潭柘寺镇寺“四宝之一”(潭柘寺“四宝”为画祖、自油柱、石鱼和大铜锅)。僧人用完饭后,要用梯子下去,才能完成清洗任务。即使现在来看,当时寺院的上下水系统也是非常科学、简便、实用又卫生的。犹如现代的自来水一般,充分显示出了古代建筑师们的高超设计水平和建造技能。
“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的民谚又是怎么一回儿事呢?安放大铜锅的灶坑上方刻有“潭柘寺”三个大字。据说,当年寺内的老方丈因寺内经常发生火灾,因而就把“潭柘寺”刻在了这块石匾上,镶嵌在此。目的是为时刻提醒每日来这里用斋的僧人、居士和烧火的僧人要小心用火,防止火灾。另一层意义就是刻有“潭柘寺”的字整天在火里烧,以毒攻毒,再发生火灾就不怕了,还有一层意义是“潭柘寺”整天被火烧着,越烧越旺。与此相对,在北京城内地安门桥下,也有一块石碑上刻有“北京城”三个字,因“北京城”三个字整天泡在水里,所以“北京城”就不怕被水淹了,还有就是说北京城海拔较低,要时刻提醒人们注意防止水灾。其实,这块小石碑实际上是“北京城”的水位标尺,平时三个字可以露出水面以上,这条水道与后海相连,如果“北京城”三个字全淹没进了水里,就证明后海的水位已经升到了警戒线,北京城就有发生水灾的危险了。
传说毕竟是传说,但先人们防火、防洪的意识和愿望是值得我们后人汲取和重视的。人类要生存、要生活,就得补充营养,增加食物和热量,就离不开火、电、气等燃料,所以防止火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特别是寺院这类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古建筑物更是如此。
古刹大铜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