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品牌标识
风帆代表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彰显不忘初心、乘风远航;建筑代表中心职能,三个五角星代表中心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棚户区改造三大主业。寓意区重大项目中心党支部紧紧围绕我区发展战略,团结和带领党员干部发扬工匠精神,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为区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创建背景
区重大项目中心党支部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立足职责使命,打造“红匠初心”党建品牌。以保障民生、提高群众获得感、服务社会发展为目标,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高效统筹推进中心各项事业,让党旗在地区恢复重建和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一线高高飘扬。
三、主要做法
一是突出思想引领,筑牢忠诚底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党员干部,持续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载体,建立“书记领学、专家讲学、支委助学、参观教学”教育模式,开展各类学习40余次。围绕政策理论知识,依托“三会一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进行集中学习、深读原文32次、交流研讨和理论宣讲10次,开展全民阅读、好家风故事宣讲活动,扣好对党“忠诚”扣子。围绕重点工程推进,把党员教育与项目建设管理相融合,增设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突发事件处理等内容,不断提升忠诚履职能力。
二是扛牢使命担当,锻造铁军队伍。发挥支部堡垒作用,面对洪灾,成立了由36名党员组成的党员突击队、18名青年组成的青年突击队,开启“五+二”“白加黑”工作模式,日出动80余人次开展专项检查和抢险任务,保项目平稳过渡。选派15名党员干部加入抢险救灾工作组、百人驻村工作队,从“吃、住、行、水、电、气、热”入手,助群众恢复生活秩序。发挥先进示范作用,开展先进事迹学习,在中心内部表扬在抗洪救灾、灾后重建中表现优秀的2名党员,树立榜样标杆,激发党员干部荣誉感,提升实干动力。
三是强化机制保障,提升攻坚能力。建立党组带支委、支委带党员、党员带群团“三级”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工作合力,将全年重点工作目标进行清单式管理,细化责任分工,明确“必答题”和“扣分项”,确保重点工作落实到位。成立跨部门红色先锋队,对所有在施工地进行联合检查、专项检查120余次,优化整改不足358处,确保安全生产。成立8人专项突击队,着力疏通痛点堵点,协调解决历史遗留“办证难”问题。2023年为小园4、5号地,小园8号地,石泉砖厂b1地块约3500余套住宅取得不动产初始登记。
四、创建成效
一是持续激发了内生动力。扎实生动的理论学习,为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定的思想引领,使中心党员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战略定力。多元的学习方式和丰富的学习内容,大大增强了学习质效和针对性,消除了“知识恐慌”,填补了“本领赤字”,党员综合素质明显提升,成为强落实、促发展的行家里手。2023年,门头沟区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评为20232024年度结构长城杯金奖工程,育园小学项目荣获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
二是生动践行了职责使命。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明显提升,锻造了一支“平时能行、战时能上”的重大项目建设铁军。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党员干部24小时待命,响应组织号召,化身指挥员和战斗员,开足马力、带头冲锋,确保各项任务安全顺利推进。特别是在“23·7”灾后恢复重建中,成立防汛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专班,对区属灾后重建应急项目长期督办,118项重点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已开工建设115项,其中完工39项。
三是有力推动了民生保障。重点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全年完工16个在施工程;三家店粮库棚改定向安置房项目顺利完工,交付安置房1457套;10个暑期工程,克服暴雨影响,全部完工交付使用,确保中小学生正常开学。依托全时段响应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受理879件诉求,回访708件,响应率100%,除不合理诉求外,解决率100%。推动跨部门、跨领域诉求,横向吹哨6次,应哨10次,协调解决了路面修复、工地噪音扰民等多项诉求。
推荐单位:区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