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气温回升很快,我和退休的家叔一道,驱车来到村南的煤坡,观赏那里漫山遍野的山桃花。
山路弯弯,却干净整洁,随着山体在视野中不断拉近,已逐渐看见山桃花的影子。远远望去,那一片片轻盈的、浅浅的粉色,仿佛是画笔漫不经心点染出来的。在椒园寺遗址前,许多初来乍到的游客,呼朋引伴四下拍照,生怕错过了最佳的美景。在龙虎二柏古树下,观仰周边的山景却别有一番韵味儿。此时的山头,草木还枯黄着,但在山腰上,大片的山桃花却映入眼帘儿,白的像雪、粉的像霞,一棵棵,一朵朵,迎着春风竞相开放。山脚下,农家的承包屋零星分布,梯田里阡陌纵横,刚刚下过一场春雨,浅浅的水洼里,明镜一样映照着山中景象。蜿蜒于山间的小路,是用青石堆砌出来的,三五阶一组,分布得毫无规则,却也野趣盎然,与环境十分契合。
荒山上所有的山桃花都是野生的,这些在风中摇曳,奋力开放的山桃花,有的点缀于青松翠柏之中,有的亭亭玉立于岩石之上,如果与山下果园里即将开放的桃花相比,肯定会少了几分五彩斑斓的壮观。但人工栽种的桃树哪会有这样的千姿百态呢?这些山桃树有粗有细,有高有矮,或经霜多年、或沐雨数载、或立根于坡岩,在石头缝隙里顽强地伸出枝干,或斜倚山石顺势生长,连枝条都带有几分倔强的样子。山地贫瘠,它们的躯干不够肥厚,有些甚至是细长羸弱的,但枝头上都结满了粉红色的花朵。山桃花用最自然的百态树姿,灵动了春天的气韵。
行走在山间小路上,与每一株山桃树擦肩而过,会有一种莫名的感触:最初的它们,或许只是一只飞鸟叼来的山桃核,在春雨的滋润下,山桃核顽强地生根发芽,成长为一棵无拘无束的山桃树。它年复一年,生生不息,逢春则花,终于繁衍成为早春山间一丛丛、一片片的山桃花海。山桃树生长在荒坡上、石缝里、山崖边,它耐得住严寒,经得起风霜,顽强自信、美而不艳,纵情地绽放着生命的激情。
能在荒山中,裸岩上凭借一己之力早早开花、发芽,除了山桃还能有谁呢?山桃开花的时候,小草还未苏醒,树木还没发芽,没有蜜蜂的宠爱,没有蝴蝶的眷恋,就这样自顾自地开放,早早宣告了春天的来临。山桃花的花期是短暂的,虽然短暂,却成为为数不多的在北方大地向人间报春的使者。当盛春来临的时候,它却逐渐枯萎化作了春泥,报春不争春,这就是山桃花精神的真实写照。
三月春风料峭,山桃花开悦目,这三沟两坡芬香四溢的山桃花,这漫山遍野令人心怡的山桃花,这超然物外让人心归宁静的山桃花,正是家乡最美的诗意,最美的春情。


家乡的山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