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戴向明 赵萌
提起农民,人们往往联想到面朝黄土背朝天,但在我区大山深处却有一位“潮人”杜万会,他用捡拾来的树根儿、草秆儿进行创作,“枯木艺术”让他在十里八乡大有名气。
杜万会真正接触到根雕,要从1995年说起。一天,他到从事艺术创作的贾老师家做客,一进门便被架子上威风凛凛的老鹰、活灵活现的小鹿等根艺小摆件吸引住了目光,让他爱不释手。生在大山,杜万会从小就对草木有特殊的感情,自己也制作些手工艺品,但从没想过树根儿也能做成如此有灵性的艺术品。经过贾老师指点,他知道了这种技艺叫根雕,于是拜师入了门。
回到家后,杜万会开始系统学习根雕制作工艺,他从城里买来各种有关书籍,一有空儿就找其他玩家观摩制作过程。杜万会说,做艺术,交流很重要,大家各有千秋,交流学习才能互相提高。根雕是七分天成、三分加工。因此原材料尤为关键。杜万会经常带上馒头和水,天不亮就出发,在山里搜集有创作雏形的树根儿,四周大大小小的山头让他找了个遍。
获得一块儿好的材料,很大程度靠的是运气和缘分。一天,杜万会在村里转悠,看见村东一户人家正在填柴生火。似乎有了条件反射,杜万会一下冲过去,把炉口的柴火拦了下来。第一眼看,内部有镂空,表面有包、有洞,再上手一拿,坚硬质密,木兰木,这可是难得的好材料啊!杜万会开口讨要,弄的老乡十分不解:“一块儿烂木头,你要它做啥?”
一连几天,杜万会吃饭睡觉都捧着这块儿树根儿,却始终没找到满意的创作灵感,直到有一天,他不经意间看到家里趴着的小狗,突然眼前一亮,圆圆的树洞是眼睛,树裂是嘴,如果打磨出头,是不是能做成兽型?有了立意,杜万会连夜制作,去朽、去皮、打磨、打蜡,半个月下来,根雕作品出炉了,嶙峋的怪石上,一个母兽怀抱着小兽,若有所思地眺望着远方。杜万会给这件根雕作品取名“盼望”,并在北京根石艺术比赛中获了奖。他说,得奖不重要,最让他高兴的是:通过自己的手,让枯死的树根儿有了新的“生命”。
今年,杜万会有了新任务,他被邀请到斋堂中心小学,为孩子们开设民间艺术课程。开学第一课,他打算教孩子们用银杏树叶制作蝴蝶,叶茎做成蝶须、叶片剪成翅膀。杜万会说:“校园需要艺术情怀。希望通过我的课,能让孩子们自己思考,发现自然中的美和艺术。”
让孩子们发现自然中的美和艺术
——记我区农民根艺家杜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