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成为现如今很多人饭桌上常讲的一句“警语”。这句“警语”不仅是对司机善意的劝告、约束和关爱、保护,更是为了提醒司机要遵纪守法,维护法及尊严,共同去打造良好的家庭幸福、社会安全环境。
无疑,近年通过“开车不喝酒”这样的善意劝告和严厉的“酒后驾车”处罚,酒后驾车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得到了有效遏制。那么,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秉公用权,依法依规治理权力寻租、权力腐败,与管控司机酒后开车是否大同小异呢?答案是肯定的。
某些党员领导干部所以权力谋私、权力寻租、权力腐败,说到底,是权力没有被关进法规政纪的“笼子”里、个人私欲贪念过度膨胀、侥幸心理作怪等几个因素所致。季建业在其《忏悔录》中就说:“随着职务的提升,权力的变化,地位的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人生境界没有同步提升,相反私心杂念在灵魂深处滋生膨胀。”王有明在讲述其贪腐过程时也说,他犯错误的一个根源,就是“长期存在的侥幸心理”。张泽忠更是错误认为,收受人家送的钱财“我自己不说,送钱的人不说,谁会知道呢?”
官位,在有些人眼里就像司机手中的方向盘,不仅风光,令人艳羡,有时还具特权性质。尤其在物质生活颇为富裕,诱惑性东西很多的今天,“官位”很容易成为某些人捞好处、谋私利、奢靡堕落的“滑梯”,手中的权力会变得愈加畸形腐化。因此,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开车不喝酒”,心里装着百姓,装着党性原则;自醒、自警、自律,廉洁勤政,为党的事业、人民福祉多做实事。
党员领导干部是否勤政廉洁,是否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老百姓不光要看你说的如何,主要还是看你去基层企业村镇、百姓家里多少回,做过哪些实事,解决了哪些问题;看你能否管得住自己手里的权力,管得住欲望,管得住身边的人,还会关注你的衣食住行。做勤政廉洁的党员领导干部,不但不能有“特权”意识,不允许庸懒腐化,而且,还必须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像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郑培民那样,深入基层,深入到百姓群众当中,以务实创新、廉洁奉公、进取奉献的姿态,全心全意为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做实事,解难事,真干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纠正“四风”,“最重要的是抓好落实,言必行,行必果。”所以,做一名百姓称赞信赖的“好官”,做一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党员领导干部,就必须守住奉公守法、廉洁自律这条“底线”。必须对党对人民忠诚,恪守“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原则;必须认真践行八项规定、法规政纪,戒除庸懒怠惰、形式主义、奢靡腐化等陋习。
为官,与司机“开车不喝酒”一样,不可悖逆。
春秋雨/文
由“开车不喝酒”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