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腾
“前些年,为响应区里号召,我们村把煤矿关了,可村民的收入减少了。这不,村里创建了农村合作社,建起了樱桃园,眼看着一砖一瓦就要建好了,心里真是踏实多了。”王平镇西马各庄村村民王先生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原来,西马各庄樱桃风情园是煤矿和非煤矿山关闭停产以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主要以创意旅游文化为主导,帮助解决劳动力就业为根本,通过在利用西马各庄村现有樱桃特色果品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重点发展以樱桃风情创意文化为主的旅游产业,具有精品樱桃采摘、樱桃风情创意文化鉴赏、樱桃酒酿造、樱桃品尝文化及拓展休闲等多项功能的生态园区。园区的建成有效地推动了我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建设,通过项目实施有利于改善环境,探索出了一条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
据介绍,西马各庄村樱桃风情园,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园内种植樱桃400亩14700株。其中包括红绣球、雷尼、大紫、黑珍珠、美早、红灯、早大果、拉宾斯、砂蜜豆等15个品种;樱桃酒颜色呈浅粉红色,樱桃园中生产的樱桃酒香中散发出一阵阵淡淡的樱桃香,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风湿腰腿疼痛、四肢麻木、中风偏瘫、屈伸不利、冻疮等病症。樱桃酒还能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改善睡眠,女性常饮此酒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2015年樱桃产量达到2万斤。另外,园中的日韩梨、京白梨的产量也达到了3万斤。
樱桃风情园坐落在九龙山脚下,自然风景秀丽,林木覆盖率高,冬季最低气温常在-15℃左右,夏季最高气温多在36℃左右,年平均温度13℃,年平均降水量675毫米,全年降水量80%以上集中于6月至9月份,无霜期200天左右。形成了独特的山区小气候,所产水果口味香甜,同时各种山野菜、山茶叶、中药材等,更是遍布山间。园中常年负氧离子含量在1800个/ cm左右,地表腐殖质深厚,土壤肥沃,果园采用山泉水灌溉,确保了果品的有机健康品质。每逢5月底到6月底樱桃丰收季节,满山绿树红果,鲜艳欲滴,生机盎然,是旅游休闲的绝佳选择。
近年来,王平镇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北京农学院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分析化验土壤养分含量,明确了樱桃、京白梨的发展目标,为王平镇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为促进产业长远发展,北京西马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在2007年为果园樱桃和京白梨向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单位申请了有机食品认证,此后每年都顺利通过有机再认证。
记者了解到:樱桃园的建成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生态效益贡献尤为突出。其中,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使被破坏的土壤水循环得以恢复和改善,强化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实现降雨径流利用,可有效改善当地发展种植面临的缺水问题。
矿区填埋使开挖煤炭造成破坏的土体原有自然结构得以修复,增加种植面积,消除裸露矿坑,改善了植被的生存环境,同时减少了由于煤外漏造成的空气污染,达到以“绿色经济”替代“黑色经济”的
目的对于我区建设“宜居城市”有着重要的意义。
北京西马合作社于2007年4月正式成立,目前已有社员93户156人。项目的建设对促进当地劳动力再就业、加快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争创市级新农村示范村、打造最宜居住旅游乡村”统揽全局,立足于村域特色,认真谋划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扎实有序地在全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在合作社专业人员的管理下,使大家的付出取得了丰厚的回报,从经济收益上看,2007年合作社成立初期,务工人员平均年收入4500元,2014年务工人员年收入18000元,比2007年翻了4翻,预计2015年务工人员年收入将达到30000元。
王平镇西马樱桃风情园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