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绚是大台中心小学的青年教师,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校期间任团支部副书记,上大专时入党。毕业后,经学校推荐分配到我区大台中心小学任教。
王绚说:“我第一天来学校的时候坐公交车,就觉得车越走越荒凉,虽然自己就是门头沟人,但是大台还真是头一次来。说实话,到了学校一看周围环境,心里真是凉了一大半,觉得自己在这里干不长,没想到这一晃儿已经在这儿工作8年了。是因为孩子单纯的眼神,所以留了下来。另外,校领导、同事们对自己特别好,在这儿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
在大台中心小学上学的孩子都是矿工子弟,都没上过学前班和幼儿园,非常淳朴。王绚说:“我第一次来看见他们,心里就一个想法,我要教会他们,让他们懂得更多,就是想对他们好!”在结婚之前,王绚每星期回一次在门城的家,平时在校住宿,每天在夜里12点之前没睡过,要为孩子们批改作业、备课。如今自己的孩子1岁多,为照顾孩子,要早上5点多赶公交到山里上课,很晚才能回到家。
为搞好教学,王绚还自费购买了许多教具,装了两大箱子,让父亲开车帮忙送到学校。从此,孩子们上课时用上了新教具。
王绚教过的第一拨学生近40人,几乎都居住在学校附近,也有的学生家住得较远,但无论远近,王绚都到每个孩子的家里进行家访,她非常希望孩子的家长们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孩子。真心换真心,学生家长和她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马涛同学是个脑瘫的孩子,他父亲每天都来学校陪读,王绚根据他的情况,留很少的作业,每天中午还要利用休息时间单独给马涛辅导。“别看这孩子现在5年级了,他最喜欢的还是王老师,我们当家长的真的是非常感动,不知道要怎么感谢她。”马涛的父亲对记者说。
在大台中心小学工作的8年中,王绚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已教过几拨学生,教过的第一拨学生还跟王绚保持着联系。有一次,王绚曾教过的第一拨学生集体来到她的办公室,为她送上生日祝福,唱起生日歌,让她一下就掉下来眼泪。“我自己都忘了自己的生日,他们竟然还记得,我真的特别感动!”
王绚说,全国人大代表吴正宪是自己的偶像,吴老师曾经去她所在的学校听她讲课,对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真、敬业、普通”这就是一个真实的王绚。
大山深处还有很多像王绚这样的年轻教师,他们在为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用一颗热心、爱心、关心,充满激情的工作态度,传播文化知识的种子。
本报记者屈媛/文


热心、爱心、关心
——记大台中心小学青年教师王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