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胡平珍嫁给西辛房村张洪起已经23年了。她们一家三口一直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从过门到现在,她没有跟老人顶过嘴、吵过架、耍过脾气、红过脸。老人有两儿一女,胡平珍不攀不比、无怨无悔地扛起了照顾公婆、操持家务的重担。
胡平珍孝敬公婆的事儿,还要从5年前说起。2010年8月,70多岁的婆婆因脑中风偏瘫,身边离不开人,胡平珍便放弃生意,在家一心一意照顾起病重的婆婆。那时,家中经济状况很差:给老人看病买药的费用也比较大,一家5口人的生活开销就仅靠丈夫每月打零工的一千多元收入来维持。
婆婆中风后大小便失禁,胡平珍不嫌脏、不嫌累,刮屎端尿、擦洗全身、换洗被褥的这些活儿,她全包了。平常为老人洗脸、梳头、穿衣、剪指(趾)甲、定时带老人晒太阳。婆婆不能吃大锅饭,她就单做营养餐,然后一口一口地喂给婆婆。到了晚上,她给婆婆按摩,陪老人聊天。为了带婆婆到门矿医院进行康复训练,对于家住半山腰的胡平珍来说,要推着轮椅上坡下坡,相当地吃力,常常累得满脸通红,汗湿衣背。
在胡平珍两年多的照顾下,婆婆已经能自己下床慢慢走路了,还能说一些简单的话呢!
婆婆个性比较刚强,原来也是家里家外的一把好手。卧床后,情绪变得比较烦躁,开始见人就想说,又说不出来,所以就剩下了哭。后来病情好转,不管跟前有人没人,她都急着要自己下地。她是右侧偏瘫,整个右侧身子都不听使唤。右手伸不直,右腿不给力。站时甩腿划圈站不稳,站不稳就摔跟头,摔跟头就来脾气,脾气一来就想撒气。儿子工作去了,孙子上学去了,家里除了老伴儿、胡平珍自然成了婆婆的出气筒。婆婆嚷嚷:“我也干不了活儿了,活着还有啥用?你让我死了得了!”胡平珍安慰道:“可不能这么想啊,咱既然得了这病,急也没用啊!”“你甭管我!我一下摔死了你们不就省心了吗?”婆婆的话,听得胡平珍心酸酸的,但她从不还嘴。她想:婆婆正病着,心情不好也是难免的,她是难受才对自己发脾气的。所以,胡平珍总是一个人默默地把委屈往肚里咽。
2012年秋,邻居来借大铁锅烀玉米。就在胡平珍出去帮拿锅时,婆婆一不小心摔倒了,疼得直叫。胡平珍闻声马上喊人、叫车,把婆婆送到了医院。经检查,婆婆大腿骨粉碎性骨折,医院要求亲属交换献血才能开刀做手术。
胡平珍伸出胳膊说:“先抽我的,如果我的血液不合格,我再想别的办法。”就这样,生平第一次献血。本身就体弱多病的她,看着200ml血液从自己的身体中静静地流出,紧张和恐惧之余,她只希望婆婆能尽快好起来。献血后,胡平珍脸色苍白如纸,弱不能支。但听说医院已经准备就绪,马上就能做手术时,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并拖着虚弱的身体守在手术室外。5个多小时的等候,婆婆终于被推出了手术室,手术很顺利。她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在胡平珍的悉心照顾下,婆婆的骨折康复得很快,家人头上的阴云终于散了。打这儿以后,婆婆的脾气好多了。
婆婆总是透着几分自豪说:“看咱这儿媳妇,多孝道!”正练着毛笔书法的公公说:“咳!我都80了,再活80也不嫌多呀!”如今,76岁的婆婆,可以推着助行工具在小区遛弯儿了。胡平珍守着两位老人,每天听他们说说笑笑,乐在其中。
2012年,她被授予“北京市门头沟区十大孝星”荣誉称号。有人问胡平珍:“这么多年,每日每夜地面对这些琐事儿,你不觉得累吗?有没有遗憾呢?”她笑了笑说:“这么多年,累是累,也受过不少委屈,但我不觉得遗憾。老人在的时候,能照顾一天是一天,照顾他们是我的福气。谁还没有老的那天呢?”知百善而守孝道。胡平珍孝老故事被传为美谈。左邻右舍都夸她是孝敬公婆、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儿媳!故事采写:李迎杰
好儿媳,打着灯笼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