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镇琉璃渠村的郝尚英老人和我是同村的老乡亲,按村里的辈分,我管她叫奶奶。一个下着雨的午后,我驾车来到老家琉璃渠看望母亲,心里还挂念着采访郝尚英老人,就打了把雨伞冒着沥沥的小雨去了她家。其实,郝尚英奶奶的事儿我早就知道,这次正好借着采访去看看她老人家。
见我来了,郝奶奶热情地让座、沏茶,当得知我的来意,郝奶奶像个小孩子一样腼腆:“我有什么好采访的?为乡亲做的那些事儿真的不算什么。”
郝尚英1985年从工作岗位退休后,回到了琉璃渠社区的家里。她想,退休了,自己不能就这么闲待在家呀,得寻思干点儿什么,这样晚年生活才会充实、愉快而有意义。以前在工作之余,郝尚英学会了理发的手艺,她经常在工休和业余时间给工友们义务理发。郝尚英心中有了主意,她自己花钱偷偷地买回了一应俱全的理发工具,她想好了,她要为辖区内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残疾人义务理发。她觉得自己的手艺虽然不是很精湛,但只要静下心来,认真细致地去理,完全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她知道这些乡邻行动不便,理个发很是不方便,他们需要自己的帮助。
开始的时候,她还非常担心自己的举动得不到家里人的支持,会因此事产生矛盾,所以每次都是瞒着自己的儿女为左邻右舍义务理发。可是令郝尚英吃惊的是,家里人知道此事后,不但举双手赞成,儿媳还亲自为她购置了一套更好的理发工具。这让郝尚英在义务为乡亲理发上投入了更大的热情。这一坚持就是三十年。
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郝尚英能坚持三十年义务理发,由最初的几个,慢慢增加到最多时的几十个。多年来,她义务为居民理发的人数次数,已经无法用数字计算。她除了在自己家里给别人理发,还总拿着理发工具走出去,在琉璃渠的大街小巷留下忙碌的身影。当然,对于那些残疾人,还有年龄偏大、行走不便的老年人,郝尚英还会定期、主动上门入户为他们理发。我就曾经见过两次。母亲年事已高,还在琉璃渠老家生活,由于患了脑血栓,走路不是太利落,我每个星期都要去看望她两次。有两次我就遇见了郝尚英奶奶正在给母亲理发,她的理发动作虽然没有以前灵快了,但她还是那样的认真、专注。
在郝尚英心里,总装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乡亲邻里。他们住在哪条街、哪个院子,哪位老人或残疾人是谁,谁的头发该理了,郝尚英都牢牢记在心里,到时候总会按时地登门理发。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帮助村里有困难的家庭,给钱、买东西。她说:“我有退休金,儿女们都有了出息,又孝顺,我的钱花不了,帮助困难的乡亲心里觉得踏实。”
如今在琉璃渠,一提到郝尚英,人们都赞不绝口:郝尚英,好人!能坚持这么多年,很是难得呀!郝尚英用坚持不懈的行动和爱心赢得了大家的尊重。现今已经82岁高龄的她仍一如既往地为需要她帮助的人们默默地服务着,无私地奉献着。当有的人怀着好奇心问郝尚英这样做累不累?为的是什么、图个啥?她总是慈祥地笑一笑,什么也不说。在郝尚英心里,为大家服务,能够帮助别人永远是她生活中最大的快乐。没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郝尚英奶奶告诉我:“能够发挥余热为社区居民做点儿事情,心里很高兴、很满足。”
郝尚英去世多年的老伴儿,是解放前就参加革命的老兵,曾经打了不少的大仗,后来负伤转业回到了家乡。我想,郝奶奶如此高的思想境界和俩人间相互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离开郝尚英奶奶家,我不无感慨:我们当今的社会多么需要更多的像郝尚英奶奶这样的人啊!郝奶奶通过帮助别人,使自己的晚年生活充实而快乐,充实而快乐的生活换来了自己身心的健康。好人平安,祝愿郝尚英奶奶健康长寿。故事采写:赵春光
三十载风雨为善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