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鼓是广泛流行于我国多个省份的一种舞蹈形式,而“京西太平鼓”则主要指的是流行于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海淀等地域中颇具特色的舞蹈类民间艺术。其表演形式各具特色,又相互融合。我区的太平鼓于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同年8月公布的北京市级名录中被称为“门头沟京西太平鼓”。2007年4月,“石景山太平鼓”与丰台区“怪村太平鼓”进入第二批市级名录,二者在2008年6月又进一步成为“京西太平鼓”的“扩展项目”,2009年10月,海淀区的“苏家坨太平鼓”列入第三批北京市级名录。
“京西太平鼓”的起源
“京西太平鼓”,在古代和近代文献中都只称为“太平鼓”。属于捶击膜鸣乐器,用鼓槌敲击鼓面发出声响,表演时伴以各种舞蹈身段,进而衍生出多种变化并形成若干套路相对固定的曲子,因为大多在农闲季节尤其是春节前后演奏以祈求太平而得名。太平鼓广泛流行于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安徽、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显示了多源并起的特点。就其形制而言,以单面蒙皮的称为“单皮鼓”,呈团扇形或桃形、圆形,鼓面覆以马、驴、羊皮或多层高丽纸,铁制的鼓框缀以绒球,鼓柄下端打成环中套环之形,舞动起来哗哗作响。从出土的文物中可以了解到,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太平鼓的表演形式,安徽宿州市褚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持笏鞞鼓》,即有五位女子手持鞞鼓起舞的图案。
太平鼓的起源虽然很早,但它在北京地区流传的确切记载只有明代的文献最直接。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倪启祚、王应遴都曾赋诗描写北京灯市或除夕前后的太平鼓表演。倪启祚《灯市篇》称“儿孩跃跃鼓太平,挝鼓喧阗无剩隙。”王应遴《长安灯市》云:“跳索迷藏拽伴游,太平鼓打闹街头。”《帝京景物略》亦有描写太平鼓的诗句:“团鼓团鼓春月净,索络连钱铁轮柄。粲粲儿女手腕轻,一槌两槌臂为政。意中有曲无知之,抖肩掂踵不自持。窗风檐雨急春暮,历乱老鹳弹枯枝。声先声后闻噍杀,金气入声秋戛戛。九衢烟雾六街泥,点破羁魂马蹄聒。耳热心寒避不得,坐忆江梅旧消息。城西山雪城里白,儿女鼓声帝也力。”太平鼓的团扇形状、连接铁环的手柄,击鼓者灵巧的手腕、抖动的肩膀与踮起的双脚,各种姿态跃然纸上;击鼓与铁环的声音忽而如暮春急雨敲窗,忽而如老鹳枯树啄木,转眼又透出带有金戈铁马之气的肃杀秋声,衔接转换可谓千变万化。
清朝定都北京后,带来了具有浓郁东北气息的另一种以鼓为道具的舞蹈。康熙年间的杨宾记载:“满人有病必跳神,亦有无病而跳神者。……跳神者或用女巫,或以冢妇。以铃系臀后,摇之作声,而手击鼓。鼓以单牛皮冒铁圈,有环数枚在柄。且击且摇,其声索索然,而口致颂祷之词,词不可辨。”这种表演虽然与关内的太平鼓虽有不同,但也融入了太平鼓的表演形式。写于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的李声振《百戏竹枝词》有太平鼓一则:“句丽画纸黑连环,春鼓声中不夜天。怪到灯街杖农乐,歌声已是《太平年》。”说明太平鼓早期应当是京郊农村“社火”中的一种乐器与舞蹈形式。
我区太平鼓的发展历程
太平鼓自明代起在北京流传,清初,京城内外太平鼓极为盛行。清末,太平鼓传入门头沟地区。
1949年,为庆祝全国解放,我区太平鼓艺人走上大街,手舞太平鼓参加游行;1953年,西店村老艺人举办了两期太平鼓学习班,培养了一批儿童打太平鼓,还组织了二十多人的表演队伍,编排了舞蹈《和平鼓》到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参加了演出,从此太平鼓被搬上了舞台;1977年,“文化大革命”后,太平鼓逐渐引起舞蹈界的重视,门头沟区业余文艺宣传队在东方歌舞团的田农、罗捷书二同志辅导下,用太平鼓的动作素材编排了一个节目《胜利鼓》,参加了在颐和园举办的国庆游园演出活动;1983年,太平鼓被收录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民间歌曲集》北京卷中;1984年,我区组织参加了国庆35周年的天安门游行表演;1988年,参加了全国农民运动会的开幕式演出;1990年亮相于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上;2006年6月,参加全国民间鼓舞邀请赛;2007年4月,参加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大秧歌组)比赛;2008年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的表演;2009年10月1日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天安门广场晚会前表演等。2009年11月赴台湾参加第十二届“京台科技论坛”开幕式演出和文化交流。并先后出访了澳大利亚、美国、韩国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演出。2014年参加了捷克,丹麦北京文化周的演出。2015年代表北京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比赛,获得一等奖,代表北京市农民体育协会参加了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展示,获得一等奖。2016年随市文联赴宝岛台湾参加京味文化之旅。
我区太平鼓的发展与传承
我区传统的太平鼓共有4大流派,分别是东辛房鲁派、三家店高派、圈门里的樊派和大峪村的阎派,但是阎派目前已经失传。为更好地保护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近年来,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各级部门一直在积极开展京西太平鼓的抢救、保护、传承、弘扬等工作。2004年12月,区文委、区教委联手将新桥路中学确立为京西太平鼓艺术传承学校,把教授学习太平鼓,列入学校艺术教学大纲。并制定了太平鼓传承发展规划。
目前,我区已有太平鼓团队10余支,3个传承学校,基层太平鼓骨干80余人,遍布7个镇、4个街道,京西太平鼓的传承可谓遍地开花,已成为我区乃至北京市的非遗文化品牌。
经过多少年的历史演变,太平鼓已经成为京西人民逢年过节,抒发自己愉悦心情的一种娱乐方式,而且,经过门头沟区文艺工作者的改编,为太平鼓融入了新的内涵,使其更具现代气息。新桥路中学将现代舞蹈融入到传统的太平鼓套路之中,让人耳目一新,更能让年轻人接受,更能够体现山区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本报记者 姚宝良/文/摄
- 标题导航
- 驻区部队41名军娃喜读优质学校
- 我区与河北省涿鹿县领导座谈
- S1线跨永定河大桥最大钢梁吊装
- 清水镇党委开展“党员意识提升”行动
- 明确目标任务 严把施工质量
- 加快工程建设 确保按时完工
- 我区召开重点工程手续办理工作推进会
- 区政协领导到京西创客工厂考察
- 我 区 活 动 丰 富 多 彩
- 志愿服务美化家园
- 门头沟区2016年夏秋季征兵公告
- 市妇女代表调研门头沟“妇”字号基地女性创业发展情况
- 区森林公安开展林区禁毒宣传活动
- 区老干部宣讲团走进清水镇洪水口村
- 门头沟区近期重要人事任免
- 打造我区经济发展新引擎
- 区工商分局摸排重点地区违法经营主体
- 我区1-5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9.7亿元
- 区统计局“三字经”做好季度统计服务工作
- 我区两商标获北京市著名商标认定
- 我区积极做好税收工作
- 邱海波:一颗宽厚仁爱之心办企业
- 做 最 努 力 的 自 己
- 我区首届小学生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展演举办
- 第三届“慈善北京”公益图片巡展在我区启动
- “放心食品”进社区
- 区教委开展“平安暑假”安全教育活动
- 区公路分局城子铁路桥消隐工程完工
- 免费“两癌”筛查 关爱妇女健康
- 市民劝导队倡议文明养犬
- 永定镇无照无证餐饮单位治理初见成效
- 区教育系统举行“七一”表彰大会
- 大峪二小六年级毕业典礼举行
- 育园中学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
- 聚焦课堂提高质量努力建设京西教育高地
- 市重点课题研讨会在大峪二小召开
- 区质监局举办压力管道巡检维护人员培训班
- 区质监局开展党日活动
- 京煤总医院接受大型医院巡查
- 余春晓主任喜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基层呼吸医师奖”
京西太平鼓 盛世舞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