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夕,我去了趟位于河北省乐亭县的李大钊故居和李大钊纪念馆。
自己对伟人的故居一向很景仰,我觉得它们都是神圣的地方,因此才孕育了那些不朽的人物。曾去过湖南韶山的毛泽东故居和离那儿十几里外的刘少奇故居,还去过江苏淮安的周恩来故居,虽然那些地方的情况迥然而异,但无一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的内心深深地感受着伟人的往昔岁月。
这次又走近了李大钊的故居。李大钊故居位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诞生和幼年成长的地方。
李大钊故居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是由李大钊的大祖父李茹珍监造的。故居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分前院、中院和后院。自中院往北至后院,又分东西两个半院,后院中间有一道隔墙。高高的阶台,黑漆对开双扇大街门,有门庭和过道。在我眼中,这三进的宅院,是一座典型的冀东农村庄户的格局。李大钊故居的介绍上写明,整个院落南北长55.5米,东西宽18.2米,占地面积为1010.1平方米。看来李大钊儿时的家庭也是个不愁吃喝,温饱殷实的家庭。李大钊和毛泽东、周恩来一样,没有局限满足于自己的小家庭,而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高瞻远瞩,毅然投身于新中国的革命事业,最后成就一代伟人的。
我们怀着敬慕的心情在李大钊故居的庭院中仔细地参观。大门、二门、后门,两侧与厢房、正房之间是用一丈高的十字花墙眼儿封顶的青砖墙围砌而成。主房、配房、院墙,高矮均称;大门、二门、后门,错落有秩;三院一体,层次清晰。虽然李大钊故居建筑的用料普通,样式大众,但整个院落建筑格局合理,古朴无华、淡雅安逸。
大门和二门之间为前院,有东厢房三间,曾是李大钊的伯父李任元教私塾的学馆。靠南有一围猪圈。西边有两间一明的敞面碾棚,内有过去家中用过的石碾一盘。
进二门为中院,中院的三间西正房和三间西厢房建筑形式与东侧大体相对称,原为李大钊生平事迹的展览室,李大钊纪念馆落成后改为复原陈列。1889年10月29日(清光绪十五年十月初六),李大钊就出生于此院的东厢房北屋。室内陈设展出的板柜、梳妆坐镜、蓝色花纹双喜字掸瓶,都是李大钊母亲周氏结婚时娘家陪送的嫁妆。南面的两间,摆放着当年李大钊祖母和母亲使用过的织布机一架。靠南间放有祖先及父母的牌位。中院北面是六间相连的正房,东面三间是李大钊长期居住过的屋子。内屋两间,室内的陈设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生活气氛。按原来的生活风貌陈设展出了李大钊祖父留下的八仙桌、坐椅、板凳、顶箱立柜、红漆板柜等家具,还有李大钊夫人赵纫兰结婚时娘家陪送的嫁妆。其中室内陈列展出的李大钊生前使用过的一个茶叶筒和在日本留学时买的一对红漆木茶盘。其中尤以1924年1月在广州参加第一次国民党代表大会时买的一对樟木箱子以及在北大工作时买的一把藤椅最为珍贵。西边一间是从中院到后院去的穿堂。东侧垒有锅灶,西侧放着古老的食橱。
过正房后门是后宅,后宅被中间用一丈高的十字花墙眼儿封顶的青砖院墙从南到北分成两院。两院又各有样式相同的后大门。后宅的东院有两间东厢房和两间敞面棚子。厢房原来是用做存放家里的粮食和杂物的,李大钊幼年时喜欢后院这厢房里的清净,常到此读书、习字、做文章。现在,人们便把这两间厢房就称做“大钊书房”。棚子是当年家中放农具和备杂物用的。故居的西半院,从南至北,原来是李大钊三祖父李茹璧的房产,现也进行了复原陈列。
乐亭县李大钊故居,不但是李大钊诞生和幼年成长的地方,也正是在这里,李大钊接受了严格的家教,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也是萌芽于这一时期。李大钊有着不幸的家世,李大钊出生前7个月,父亲李任荣病逝,出生后16个月,母亲周氏因感伤过度也相继去逝,襁褓中的李大钊只能由年近七旬的大祖父李茹珍悉心抚养。
李大钊的幼年成长,特别是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他的大祖父李茹珍在此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村里的人们对李茹珍有这样的评说,称他是一位为人正直,刚直不阿;办事公正,好打不平;治家有道,教孙有方,备受大家尊敬的老人。正是由于李茹珍有这样的思想品格,所以对李大钊幼小时期的培养教育影响极大。生活上关怀,用心备致;家教上严格,用心良苦。
当李大钊4岁时,李茹珍就教他背诗、认字。他用硬纸做成二寸见方的认字卡,让李大钊在玩耍中,学得语言、文字知识。开始,每天有计划地让李大钊认一两个字到五六个字,后来发展到一二十个字。完不成任务,不是罚站,就是罚劳动。由于严格的家教,早期的智力开发,李大钊到了五六岁就能熟读、背诵私塾里的启蒙书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了。6岁就能在门口的老母庙前读布告。被村里人喻为神童。然而更突出的一点是李茹珍在教养李大钊的过程中,注意对李大钊思想品格的培养。在教授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给他讲说怎样做人的道理。并且李茹珍还注意让李大钊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有助于思想品格形成的人与事。随着李大钊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明辨是非能力的增强,李茹珍时常利用茶余饭后,给李大钊讲述当时的国家大事、社会大事。李大钊的表姑薛范氏回忆说:“那时,我大舅时常给我们讲起他过去经历的事情,他讲当时社会上的新鲜事儿。”她说,当时讲的有洋人怎样欺负中国人,中国的皇帝多么无能,中国就要不中了,要让洋人占了,等等。我大舅还告诉我们,中国人要不让洋人欺负,就得向洋人斗争,可斗争就得要有能人领导。就这样,天长日久,在李大钊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要反抗,要斗争,要救国救民的火种。正如李大钊后来在《狱中自述》中所说:“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
1900年,李大钊与赵纫兰成婚后在故居安家。1905年,李大钊离开家乡到永平府中学读书,之后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直到任职北大后。1920年,因建党工作繁忙,为便于生活和工作,他才把夫人及子女从乐亭故居接到了北京。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奉系反动军阀杀害后,他的夫人赵纫兰也多次受到敌人的迫害。赵纫兰为把孩子们养大成人,不得不从北京返回乐亭故里,仍居住在当年与李大钊共同生活居住过的屋子里。就这样,李夫人与孩子一直在这里又生活了6年。
1933年4月,由地下党秘密组织及李大钊的家属和生前好友出面,为李大钊在香山万安公墓举行公葬。李夫人接到消息后,赶到北京参加了这次送葬仪式,由于悲痛万分,辛劳过度,于同年5月病逝于北京。此时,李大钊的长子李葆华早已参加了革命,李大钊的长女李星华、次女李炎华带着两个弟弟李光华、李新华后来在乐亭李大钊故居院里生活了多年。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8年建立故居纪念馆之前,这十来年的时间里,李大钊的子女们都相继长大成人,参加了革命工作。继而在李大钊故居院内居住的主要有李大钊的亲友以及村里无房的村民。一直到1957年开始筹建李大钊故居纪念馆时,他们才相继搬出故居。
现在,李大钊故居的前院、中院和后院,分别栽种着当年李大钊十分喜爱的藤萝、丁香、白玉簪等多种花木。这些花木,不但为保存李大钊故居的原貌增添了生机,同时为前来瞻仰、参观李大钊故居的各界人士,留下了良好的自然风貌印象。每年五六月间,前院的藤萝与中院的丁香竞相开放,置身院中,花香沁人肺腑。这些花木都是李大钊生前十分喜爱的,因而,前来参观的人们对这里的花木便产生了特有的挚爱之情,睹物思人,观花敬人,人们对先烈的无比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我久久地凝望着李大钊的故居,半晌无语,心中悄然盈满崇敬、悲壮之情。
随后,我们一行人又驱车前往位于16公里外的乐亭县城的李大钊纪念馆参观。李大钊纪念馆坐落在河北乐亭县新城区大钊路,1997年8月16日建成。占地100亩,建筑面积4680平方米。李大钊纪念馆是李大钊生平业绩的展览中心、研究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胜地。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整个纪念馆建筑群恢宏大气,庄严巍峨。李大钊纪念馆牌楼式的南大门上镶嵌着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题写的馆名。我们沿着花岗岩铺就的地面进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8根巨大的石柱——功绩柱。功绩柱高3.8米,呈6棱柱形,用淡红色毛面花岗岩镶砌而成。刚劲有力的柱体上端,雕刻着党旗党徽的图案柱,占位8圆形,象征李大钊在中国革命史上立下的八大丰功伟绩。穿过石柱,沿中轴线甬路继续向前,两侧竖立着八块巨大浮雕,展示李大钊的主要革命实践活动足迹。登上38级宽阔的青石台阶,就到达了瞻仰大厅。这38级台阶象征了李大钊走过的38年人生岁月和历程。瞻仰大厅内正面设李大钊汉白玉立式雕像,雕像后衬有中共中央题写的李大钊烈士碑文。两侧是大型锻铜浮雕,介绍了李大钊的思想和丰功伟绩。东西展厅,分别系统地介绍了李大钊的生平业绩。东西展厅还各安装有一大屏幕液晶彩电,分别滚动播放李大钊故居概况、李大钊纪念馆有关内容的介绍和李大钊在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五大”时的活动情况。纪念馆内还陈列有众多的文物、资料、图片等,在馆内专职的年轻女讲解员的引领解说下,我们每个人充分领略了这位中国共产主义先驱的风采,深深被他的精神、伟业所感动。
李大钊纪念馆主体建筑是一座多功能综合性,分上、中、下三层大楼。整个建筑物呈灰、白色调,多用自然采光,朴实、大方、简明、庄重。纪念馆区内还设有人工湖、草坪、凉亭、纪念广场等。纪念广场的中心建筑是李大钊的纪念廊亭,中心安放着李大钊的汉白玉坐像,坐像高3.6米,神态沉静、深思,面容和蔼可亲。坐像背面花岗岩砌筑的墙壁上是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共产主义的先驱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
在纪念馆主楼西侧环人工湖北岸,还建有李大钊纪念碑林,碑林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纪念碑林由像亭、碑亭、碑廊等几部分组成,展出碑刻及复制碑60余块。碑文从不同侧面展现李大钊的思想,弘扬了李大钊精神,也补充了室内展览的不足,同时还增加了纪念馆的园区景观,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景观与艺术欣赏为一体。根据李大钊纪念馆现有的园林景观,碑林选址依湖伴园,主要运用现代建筑和传统符号(石碑)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碑楼、碑亭、碑廊与绿化点面组合,错落有致,成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形成李大钊纪念馆又一个展区和景点
整个李大钊纪念馆建筑群风格融民族特色与现代建筑格调为一体,并与园林绿化相结合,朴素、简明、大方,体现了李大钊的精神风范。
在京西连绵、苍莽、俊朗的群山深处,有一个300多户的大山村——田庄。这里曾经是中国共产党京西革命老区的一个红色的革命山村。这里诞生了门头沟区的第一位共产党员——崔显芳。崔显芳是在1922---1924年在上海读书期间加入共产党组织的。1924年,他从上海回到家乡,以办学行医为掩护,宣传马列主义、开展革命工作的。我这里想说的是,崔显芳回到京西家乡后,正是李大钊派人,帮助指导崔显芳和其他京西共产党和革命工作的。李大钊牺牲后,崔显芳带着对这位中国共产主义先驱的深深怀念,仍以坚强的信念、顽强的斗志,继续在京西山区进行共产党和革命的工作。崔显芳终生遗憾的是,同在北平的他们,自己都没有机会和李大钊同志见上一面。崔显芳于1932年组建起中共宛平县的第一个山区党支部——田庄高小党支部,继续积极发展党组织,建立工农武装,开展革命工作,取得了赫然的成绩。
1998年,我调到了门头沟区职教中心学校继续教师工作。一天,在学校的传达室,我正在翻看当天最新的报纸,一个60多岁女退休老教师,走进了传达室,和看传达室的于老师聊着天,谈论着一些关于医疗报销方面的话题,我还插了几句话。这位退休女教师,中等身材,有些微胖的身体,满脸透着和蔼与慈祥。她和我还说了几句话,说我正是生命中的最好时光,一定要好好干工作。等这个老教师走后,于老师对我说:“你不认识她吗?”“真的不认识。”“她是李大钊的儿媳妇呀!”听到这里我当时就张着嘴僵在那里,心底油然而生一种敬慕之情。原来她是李大钊的小儿子李新华的第二任妻子。
上面提到了李大钊牺牲后留下了五个子女。按年龄排是长子李葆华、大女儿李星华、次女李炎华、次子李光华、小儿子李新华。李新华是李大钊最小的儿子,1927年就在乐亭县大黑坨村出生,出生前几个月父亲就牺牲了,他未能与李大钊见过面。1933年母亲赵纫兰病故时他只有5岁。1940年,他随着哥哥姐姐们到了延安。解放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中学校长、门头沟师范学校党委书记兼教师进修学校校长,1989年病逝于北京。那位姓史的女老师就是他的第二任妻子。
参观完李大钊故居和纪念馆,我们又来到了北戴河海滨。望着茫茫浩瀚的大海,我陷入了沉思。对于宇宙、对于地球上的自然界来说,我们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呀!但渺小没关系,我们也可以活出自己的价值与精彩。正是有了像李大钊这样的伟人和许许多多前赴后继的革命者,我们才有了新中国的诞生,我们才有了今天幸福的生活。
涨潮了,一排排雪白的浪花前赴后继簇拥着推向了岸边,许多来到海边的人们欢快地在海浪间嬉戏踏浪,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颜,他们的笑声伴着海浪声传得很远,很远。
李大钊!你安息吧!你的努力和生命的奉献没有白费,一个富强、民主的新中国正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华夏儿女将沿着你们老一辈革命家指引的正确方向,在充满阳光、鲜花、笑声的大路上前进、前进……
- 标题导航
- 驻区部队41名军娃喜读优质学校
- 我区与河北省涿鹿县领导座谈
- S1线跨永定河大桥最大钢梁吊装
- 清水镇党委开展“党员意识提升”行动
- 明确目标任务 严把施工质量
- 加快工程建设 确保按时完工
- 我区召开重点工程手续办理工作推进会
- 区政协领导到京西创客工厂考察
- 我 区 活 动 丰 富 多 彩
- 志愿服务美化家园
- 门头沟区2016年夏秋季征兵公告
- 市妇女代表调研门头沟“妇”字号基地女性创业发展情况
- 区森林公安开展林区禁毒宣传活动
- 区老干部宣讲团走进清水镇洪水口村
- 门头沟区近期重要人事任免
- 打造我区经济发展新引擎
- 区工商分局摸排重点地区违法经营主体
- 我区1-5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9.7亿元
- 区统计局“三字经”做好季度统计服务工作
- 我区两商标获北京市著名商标认定
- 我区积极做好税收工作
- 邱海波:一颗宽厚仁爱之心办企业
- 做 最 努 力 的 自 己
- 我区首届小学生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展演举办
- 第三届“慈善北京”公益图片巡展在我区启动
- “放心食品”进社区
- 区教委开展“平安暑假”安全教育活动
- 区公路分局城子铁路桥消隐工程完工
- 免费“两癌”筛查 关爱妇女健康
- 市民劝导队倡议文明养犬
- 永定镇无照无证餐饮单位治理初见成效
- 区教育系统举行“七一”表彰大会
- 大峪二小六年级毕业典礼举行
- 育园中学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
- 聚焦课堂提高质量努力建设京西教育高地
- 市重点课题研讨会在大峪二小召开
- 区质监局举办压力管道巡检维护人员培训班
- 区质监局开展党日活动
- 京煤总医院接受大型医院巡查
- 余春晓主任喜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基层呼吸医师奖”
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