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翅镇下马岭村对面的山后面,有一个小村儿叫饮马鞍。村里只有42户80多口人,青壮年和孩子大多数人都在外打工、上学,留守的老人居多。
饮马鞍村的土地基本是山地,荆条等乔灌木覆盖着山坡。每到荆蒿花儿开的时候,蜂飞蝶舞,香气袭人。村里除了有30多亩苹果树,养蜜蜂是传统产业。“饮马鞍”牌的荆花儿蜜纯天然,品质好,浓度达到41度。
近年来,门头沟被北京市定为生态涵养区,保护生态家园,造福子孙后代成了全区人民的光荣使命。但是,区内养殖的中华蜜蜂却从上世纪80年代起越来越少,被意大利蜜蜂等外来蜂种所取代。意大利等外来蜜蜂不仅咬死中华蜂,还因为个儿大,不能给山上的小花小草授粉,长此下去,生态就会遭到严重破坏。饮马鞍村原有200来箱意大利蜂,从去年开始,为保护生态,区里支持发展养殖中华蜂,村里引进了100箱中华蜂。为教授中华蜂的养殖技术,区林业局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请来了养蜂专家杨冠煌教授。杨教授在区林业局的会议室给全区养蜂人员讲了大课,但他并不满足,迫切要求到一线去指导农民养殖中华蜜蜂。
杨教授的指导真是及时雨,饮马鞍村的党支部书记杜兴会立马儿到了海淀区学院南路,到杨教授的家里去请他出山。杨教授已经80岁了,但仍身姿挺拔,精神矍铄。听说饮马鞍村需要养蜂指导,二话没说,就上了杜兴会的车,径直来到了深山沟里的小村饮马鞍。杨教授在村里住了下来,就住在村委会一间空房子里。村里养的蜜蜂有集体的,也有个人的;既有意大利蜂,也有中华蜂,只是分开养殖。杨教授一进村,就马不停蹄地查看养蜂情况。他先到一个叫观涧台的地方查看集体蜂场养的中华蜂,又去各家各户查看意大利蜂。情况清楚了,他就把村里的养蜂人员和附近村子的养蜂人一起聚到村委会,集中讲课。课后,再深入各户具体指导。这么有名的大专家上门指导,可把村民乐坏了。
杨教授一住就是十来天,有时村里人帮他做饭,有时和村官一起做,还有时自己做。馒头、米饭,西红柿、扁豆,杨教授吃饭很简单,从不讲究,和村民没什么两样,村民敬重他,也很喜欢他。自打第一次进村,杨教授就成了村里的“常客”,仅去年就去村里十几次。去年七八月份,村里的蜜蜂得了病,把村民急得团团转。杨教授听说以后,立刻赶到村里,查看疫情,然后根据病情介绍大家到香山附近的养蜂研究所购买药品。在他的指导下,蜜蜂的病情有了好转,挽回了一些经济损失。
杨教授不仅去饮马鞍,还到清水镇的百花谷、王平镇的东西马各庄等其他养蜂村去指导。村里想给他些酬劳,杨教授却不要。他说,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科学家,党和国家已经给予我很高的待遇,我为农民兄弟服务是应该的。经过一年手把手的培训,饮马鞍村养蜂人员的技术有了很大提高,村里有了一支较为成熟的养蜂队伍。
原来,杨冠煌教授和门头沟还有着不解之缘。他是河南南阳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毕业后留校当教师,教授昆虫学。那时,北京大学的领导是门头沟斋堂籍人史梦兰,经常组织学生下乡。1960年到1961年,杨冠煌在门头沟区的西斋堂劳动了一年时间。冬天修水碾子,腿受了伤,肿得很厉害,在斋堂医院住了20多天。毕业之前的1957年,他就到妙峰山作植物多样性的调查,50年后的2007年,他又来到妙峰山作调查,有着诸多感慨。
杨教授说,门头沟是革命老区,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门头沟区的山山水水都很有感情。对老区发展养蜂事业,建设生态涵养区,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一开春,杨冠煌教授又立刻奔波于饮马鞍和其他养蜂的镇村,他不仅帮助老区培养了一批养蜂人员,还提出了建设中华蜂养殖生态园的建议,以此来保护山区生态,发展旅游经济。
为了山村甜蜜的事业,杨冠煌教授几乎成了门头沟的荣誉村民,为了中华蜜蜂的发展,为了山区生态的保护和经济的腾飞,贡献着一个共和国科学家的光和热;他更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为山区人民酿造着幸福的未来。西岸/文
- 标题导航
- 路况 道路冲毁冒雨抢修
- 提闸放水 请勿靠近
- 全力以赴应对降雨天气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物资 救灾安置准备妥善
- 安置 被困人员紧急救助
- 将军地融合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区人大主任会议成员视察我区电梯安全工作
- 区政协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
- 区政协调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 全区各部门通力合作打赢防汛攻坚仗
- 三家店水闸水域实施联合整治行动
- 区农业局五项措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 永定镇加强来京务工人员服务管理
- 斋堂镇新一届村干部集体“充电”提升综合素质
- 田庄村“爱心小屋”正式成立
- 军庄镇邀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传授“果树经”
- 区医院体检中心为敬老院老年人义诊
- 公告
为了山村甜蜜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