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倩)清水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精准识别摸清底数,结合实际精准施策,政策保障,扎实推进低收入村增收。
清水镇地处我区西部深山区,曾因为交通不发达而较为闭塞。又随着2010年煤矿关闭,正处于转型发展之中,支撑发展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产业带动发展的能力较弱。.
“我们在明确2015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1160元的基本标准上,还结合各村实际明确了8条认定标准,像申请家庭成员名下有轿车的、申请家庭成员购置商品房或门脸房等情形的都不得纳入低收入户。”清水镇相关负责人说。
清水镇一方面通过加强工作指导,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4次,系统全面地讲解了精准识别各环节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工作统筹,发挥镇社保所、民政科、残联、林业站等10个职能科室的作用,提供低保户、残疾人、公益岗位等人员信息、收入情况进行数据比对,对各村上报的低收入农户初选名单进行镇级联合审定。此外,结合“两学一做”教育,提高党员对做好低收入户识别工作的认识,发挥党员在低收入户识别工作中的表率、宣传、促进、监督的作用。并通过村民自愿申请,工作组入户核查,填写《低收入农户登记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张榜公示报镇级审核等程序后,全面精准识别低收入户,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账。
值得一提的是,在低收入户(村)的认定过程中,清水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全面掌握低收入户和低收入村的基本情况,为下一步精准施策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险村搬迁帮扶一批中,清水镇因地制宜,采取“配套景区建设、精品旅游村庄建设、新农村建设”三种模式开展,并将险村搬迁改造与低收入帮扶相结合。其中,洪水口村充分考虑景区、旅游等因素,135栋三种户型均具有接待功能,全村93户215人中没有1户低收入户。
在促进就业帮扶一批中,洪水峪村曾经以煤炭产业为支柱,随着煤炭产业退出,群众就业增收出现困难。村党支部解放思想、研究出路,与振远护卫等多个企事业单位进行对接,输送村中劳动力100余名,到门城从事司机、保洁等工作,有效地解决了大部分群众的就业和增收问题,全村223户474人中仅有57户低收入户。
扶持产业帮扶一批中,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培育精品农业为主导的主导产业,李家庄村与云峰果业公司合作,将农户手中的200亩土地,通过流转的方式给公司运营,发展精品农业麒麟果。每年农户可以从土地流转中收益24万元,同时又可到公司打工增加工资性收入。
在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中,将农民低保433户685人,五保户有63户65人,重残户有357户386人,低收入家庭有27户82人全部纳入低收入户,将来可以通过政策性保障标准的提升,有效地解决这几类人员的增收问题。
社会力量帮扶一批中,村党支部鼓励合作社的发展,采取“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的就业增收。尚显兰养猪专业合作社,辐射燕家台、李家庄、梁家庄等低收入村,带动104户农户入社(其中低收入户50户),2015年社员分红达到68万元。
在生态建设帮扶一批中,全镇共有生态管护员1372人,每月补贴532元,未来将通过完善生态管护机制和补偿政策的调整,进一步提升生态管护员的收入。张家铺村立足生态保护,每年争取低效林改造、森林健康经营等生态项目,由村集体统一组织施工,每年安排村内25名劳动力就业,人均年收入1万元左右。
清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镇党委将把低收入帮扶工作列为未来几年全镇的中心工作,要充分发挥组织的引领作用,履行党委、政府的工作职责,切实把低收入帮扶工作落到实处,让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清水镇扎实推进低收入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