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倩 通讯员 邓垚)近年来,军庄镇将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工作重点,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基本要求,强化举措,落实责任,集中精力,逐步完善长效机制,确保整治结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通过排查摸底,发现新村党支部仍然存在班子内部不团结、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党组织服务群众载体不活、服务功能不强,集体经济薄弱、党组织引领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经党委讨论研究后决定继续将新村党支部列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针对这些问题,军庄镇通过抓联系指导、抓集体经济、抓综合治理、抓服务保障等办法,强力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确保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抓联系指导解决班子软的问题。在整顿中,针对新村党支部统班子带队伍能力差的实际,选派了基层经验丰富,分管党务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作为包村领导,配强包村工作组,加强对党组织班子的指导和帮助,在走访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拿出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党内谈心谈话、村委会班子列席支部班子会议等办法,逐步缓和“两委”班子关系,统一思想,凝心聚力。
抓综合治理解决矛盾多的问题。以“走进百姓家”大串门为抓手,工作组成员入村入户,对存在的各类矛盾隐患进行排查,收到意见建议15条。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问题,引入专门的物业公司,对垃圾开展专业化处理,并与党员责任区、责任岗有机结合,织密党员服务群众网络。目前,新村已经从原来的环境脏乱村转化成整洁优美村。为解决百姓活动场所少的问题,新村还对原有的集体土地进行平整,安装健身器材、桌椅板凳等,方便群众文体活动。
抓服务保障解决基础薄的问题。只有用良好的服务做保障,才能有效解决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基础薄的问题。军庄镇每年按照村和社区每名党员200元的标准拨付活动经费,同时匹配党员服务群众经费。严格按照“一定三有”的要求,保障村“两委”待遇,确保“两委”干部有干劲。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体系,计生等项目实现全程代办制,切实方便百姓。
抓集体经济解决发展慢的问题。坚持从完善发展思路入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一是通过村企合作,整体开发,着力打造创新创业产业聚集村。整体推进东四村村企合作项目,顺利完成加华清退、万科进驻工作,启动东四村土地置换工作,有序开展相关地块测绘、集体农用地流转等工作,充分利用与海淀区、石景山区相接壤的地理位置优势,背倚香山的环境优势等,通过村企合作,整体开发,融入西部西山文化带,打造海淀创新辐射的重要承接地。
二是启动“互联网+农业合作社”电商平台,着力打造互联网经济发展村。通过成立门头沟新农联拓合作社,借助区旅游委、区工商联等平台,聘请专业文化公司做线上推广,通过APP资讯、微信场景、O2O电商、3D网展等形式,扩大京白梨销售量和销售价。同时整合周边东山古道、香峪八份沟等旅游资源,有机小杂粮、酱菜、散养柴鸡蛋等农产资源,建设农商活动场所,与石景山区古城商会、区互联网协会等每周组织农商活动,聚合旅游农产资源,带动周边旅游创收。现有40多人加入合作社,2016年,共销售京白梨7万斤,收益15万元,社员年收入平均增收30%,带动周边农家乐年增收20万元。
三是整合项目,带动发展,着力打造精准脱贫富裕村。利用下拨的206万元精准帮扶资金,充分考虑到人口基数、资源禀赋、帮扶效果等因素,在新村实施股份经济合作社壮大工程,通过完善合作社宣传、种植、销售等各环节,使低收入人群真正得到帮助和脱贫。
- 标题导航
- 市民爱心斑马线宣传活动举办
- 我区扎实推进软弱涣散村整顿提升工作
- 我区连夜拆清“私搭牛棚”
- 潭柘寺镇重视青年干部培养 解好成长中的“四个不等式”
- 打造我区功能性特色小镇
- 保证运输车辆合规上路
- 按规开展工作 提升生态质量
- 我区召开新桥家园立体停车库工作会
- 区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揭牌
- 潭柘寺镇打好“预防针”绷紧“廉政弦”
- 斋堂镇开展消防安全宣传
- 斋堂镇集中整治“为官不为”和“为官乱为”问题
- 军庄镇“四抓并举”促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提升
-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
- 举办文艺演出
- 雁翅镇集中整治“早市”摊点
- 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
- 参观学习新型现代城市农业
军庄镇“四抓并举”促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