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日,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腊八节在古代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为什么人们把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月称为“腊月”呢?在古汉语里,“腊”字有三个含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腊八粥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猎获取禽兽,用以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之意;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说文·腊八节》记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的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东汉应劭《风俗通》记载:“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腊,汉改曰腊。腊者,猎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各种禽兽经过一年的生长,膘肥毛美,歇冬的农人猎之用于祭祀,用之当时。但当时腊祭的日期并不固定,规定在每年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举行,并将这个日子称为“腊日”。将“腊日”定为每年的“腊月初八”始于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明确记载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于是,腊八这天便成为腊月里一个重要的节日了。此外,人们还要“逐疫”,从先秦时期起,延续了几千年。
“腊八”在佛教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佛教称“腊八”这一天为“佛成道节”。据佛经记载,2500多年前,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为了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毅然舍弃了王位,出家修道。经过六年苦修,经常是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以至“身形消瘦,有若枯木”。他认识到如此苦修不是通往解脱的正确道路,决定放弃苦修,另辟蹊径。这时,一位牧羊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献乳糜供养。他吃了之后,体力有所恢复,来到一棵毕波罗树下,静坐沉思。经过七天七夜的思考,终于豁然大悟,认识了人生痛苦的原因以及灭除痛苦的方法等真谛,得到对宇宙人生真实的彻底悟,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成佛”或“成道”,成为了释迦牟尼佛,后世把释迦牟尼成佛的这一天称为“佛成道日”。为了纪念这一天,每到腊八这一天,佛寺都要熬杂粮粥供养佛祖。这种风俗传到了民间,就成为了民间的“腊八节”。
这一天是过年的开始,有许多民俗活动。这一天,老北京人家家都要泡“腊八蒜”、熬“腊八粥”。《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随着满城飘散“腊八粥”的香气,四九城处处弥漫着期盼过年的氛围。从喝腊八粥这一天起,就算进入过年倒计时的程序了。
千年古刹潭柘寺原来有一口熬粥用的大铜锅,直径3米多,深2米多,据说煮一锅粥要放一担二斗小米,需七八个和尚烧火,16个小时才能煮熟。因此潭柘寺曾有“来僧不撵,去僧不留”之说。传说煮粥用的铜锅“漏砂不漏砂”,这是因为锅底部有个凹陷处,形似小锅,被称之为“容砂坠”,起着分火锥的作用。火焰通过分火锥向四周蔓延,水和小米向上翻滚,砂石粒则自动沉入锅底的凹陷处。所以,大铜锅煮出的粥里不含砂粒。用粥筷子捞不上来米粒,但吃时又粘稠不稀,确实堪称奇迹。原来每到腊八这天,寺里都熬粥向附近的村民施舍。可惜的是,据说这口锅在“大炼钢铁时”被用作炼铜了。
民间熬制腊八粥除了供奉佛祖之外,还在亲友邻里之间相互馈赠,以表示传递春天快到来的喜悦。大户人家往往会将熬制好的“腊八粥”送与路人,广结善缘。农民把腊八粥熬好了之后,先盛上一盆子,端到自家的地头上去,把腊八粥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撒到农田里去,敬五谷神,祈盼来年五谷丰登。把腊八粥抹到果树第一个树杈的基部,认为那里是果树的“嘴”,以此来敬树神,期盼来年水果丰收。
北京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名叫“腊八蒜”。腊八十几天后,正值春节,由于醋的浸泡,蒜整体呈碧绿色,非常好看,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大年三十,春节前后,就着腊八蒜和醋吃饺子、拌凉菜,味道极好。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各家商号都要在这一天算账,把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早年间,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子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让其准备还钱。北京城有句民谚:“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后来有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回避这个算账的“算”字,其实欠人家的,终究是要还的。泡腊八蒜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腊八这天,老北京有吃“腊八冰”的风俗。腊八的前一两天,人们便会从河道里运几块冰回家,盛放在陶瓷盆里,待到腊八这天早晨,将冰块磕出来全家一起吃。民谚说“吃了腊八冰,一年不肚疼。”袁树森/文
- 标题导航
民俗节日——腊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