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读书是从初中开始,那个时候风行武侠小说,谁手里有金庸、古龙的小说,他就是当时小伙伴的拥戴者。为了讨好他,大家帮他干活,脱土坯(当时盖房子的人家很多,几乎家家都脱过土坯)、攥煤球、排队买大白菜等,这么巴结着他,目的只是想借他的书看看。
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一直在哥哥的小伙伴之间传来传去,我也想看,可他们瞧不起我,说:“女孩子家家的抱本小人书看看还行,这舞刀弄棒的不是女孩子看的。”遭到了几次拒绝,我没泄气。当《射雕英雄传》终于排到我手里时,书的封面已磨损不堪了。怕此书在我手里继续磨损,我就一直用报纸做封皮,抱着书看。我看的是上下两本一套的,似乎是海峡杂志增刊的《射雕英雄传》,书的页面比正规书要大要宽,我拿到书后便如饥似渴地读着,深深被书中的人物所吸引,书中有许多插画,当看到梅超风两个空洞洞的眼睛尖尖的利爪和披散的头发,我见着就害怕,越害怕越想看,突然一翻页,书中又是梅超风的插图,吓得我魂飞魄散,赶忙合书,可是精彩的人物命运又吸引着我想探知个究竟,我赶紧拿张纸先盖住梅超风的插图,继续往下看。我欣赏金庸笔下那些侠士,包括他们每人的武打动作细致的刻画,让我犹如身临其境。常常被人物吸引着,手中的书爱不释手,时常挑灯看,常常被妈妈强行关灯,即使入睡的梦中都是武打的镜头,我喜欢黄蓉的古灵精怪,也心疼梅超风痴情精修武艺。
待到上高中,曹永诚老师是我们班主任,老师爱读书,带动我们全班同学读书热情高涨,当时学校阅览室不大,但每周二向我们文科班开放,一些畅销书及经典著作我是从那里读到的。记得《红楼梦》只有一套,分上下集两本,同学们排好队依次传阅。那时我们十六七岁,读过书后有同学说,《红楼梦》也没什么,女的个个痴情,男的个个流氓,老师听我们议论笑而不答,但从他的表情中看出我们的回答是错误的。
待到上专业学校时,离家远看书的机会不多了,激起读书热情是在参加一次知识竞赛后,因为当时我把《中学生知识竞赛》那本书背得滚瓜烂熟,提问题的徐贺成老师见问不倒我,他看看我又看看手里提问题的卡片,他索性合上卡片直接问了我一道题外题:“你知道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作者吗?”嗯?我一时语塞,这个小说我都没听说过哪儿会知道。老师说,“小说的作者叫张洁,这是个短篇小说,很好,希望有机会你看看。”
我第一次看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那时我20岁,是托爸爸在门矿图书室给我借的。小说篇幅不长,很快我就读完了,觉得那里人物的爱别别扭扭,没什么意义,不明白为何有情的两个人要通过一个孩子的手传达彼此的心意?等我40岁有了生活的阅历时再读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时,明白了小说人物设计真好!懂得了有些爱虽不能,但却是不能忘记的,更加懂得了作者运用含蓄的表达,阐述最深层的爱意。
现在年龄大了,读书时有了掩书思考的习惯,总在想作者设计小说情节,为何在此出了转弯?多了悬念?常常重新翻看前头的脉络。文友王志国老师曾向我推荐迟子建的短片小说《一坛猪油》,小说围绕一坛猪油,第一次出现,是用房子换了一坛猪油;在出行的路上,被别人看上了盛猪油的坛子;后来在有人接他们回场的路上,盛着一坛猪油的坛子被打碎了,似乎到此一坛猪油的宿命就该结束,谁承想大篇幅的一枚戒指的描写,跌宕起伏,谁又承想最后揭开这枚戒指的秘密又回到了一坛猪油。
迟子建这篇《一坛猪油》,我先后看了三遍,真真体会了一篇好的小说倾注了作者的思想,小说自始至终围绕着一坛猪油来写,一个事物的出现有他现实的道理,最后在物欲的挑战下揭示了人性的脆弱与那点小小的心思。
小时候读书,喜欢看打打杀杀的武侠小说,到青年读书读到爱情一知半解,再到成人读书深究小说的来龙去脉深入了解并学习,这些年,不同阶段的读书,一直觉得参与读书,乐在其中,享受读书带给我的阅读快乐。伊占英/文
快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