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昕
本报讯 节日的天安门广场庄重喜庆,每天数以万计的游客来这里观光游览,有谁注意到,天安门城楼屋顶上的琉璃瓦与紫禁城其他建筑都不同?
“故宫建筑群的瓦当都是龙纹图案,惟独天安门城楼是向日葵图案。”近日,在龙泉镇琉璃渠窑厂,60岁的琉璃传人萧永旺向记者娓娓道来。
琉璃渠村自元代开始便是皇家官窑,窑火至今700年不熄。萧家自父亲萧瑞稳1920年开始进入窑厂,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两代人用精湛的技艺为京城古建添砖加瓦。
在村里的琉璃博物馆里,萧永旺手里拿着两块儿瓦当,开始了他的家庭和琉璃瓦的故事。
“这两块儿瓦都出自故宫建筑群。”萧永旺说,“所谓瓦当,就是屋檐最下方一块儿瓦,用于挡泥和美观。这两块儿瓦当,都是明黄色、半圆筒形,惟一不同的就是挡片上的图案。故宫自明代开始修建,所有建筑都是龙纹图案,天安门也不例外。但是从1969年开始,天安门的瓦改成了向日葵图案。”
1969年,国庆20周年,天安门首次落架大修,有人提出城楼上的琉璃瓦不应该再用龙纹。“我们窑厂按要求专门烧制了一批向日葵图案的瓦当和延安、井冈山、工农兵等革命图案的脊兽。”
新瓦烧制成功后,却迟迟不能安装,一些专家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天安门城楼是古建筑,应当按照传统的方式修建,只有用龙纹图案,才能与天安门的地位相符。而另一些干部仍坚持,龙纹是封建‘四旧’的象征,应当去除。就在双方争论相持不下的时候,周总理拍了板,他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脊兽就不必更换了,既然工人们已经将新琉璃瓦烧出来了,也不要浪费,将天安门城楼的琉璃瓦当换成‘向日葵’的,其余一切照旧!”
“中间还有个小波折。”萧永旺说,“1984年,又有专家提出,天安门是古建筑,应该恢复龙纹瓦当。意见反映到邓小平那里,他说,向日葵瓦当记录着一个时代的特色,就不要换了。”就这样,天安门的向日葵瓦当一直用到了现在。
事实上,自新中国成立,琉璃渠村就一直承担着包括天安门在内的故宫建筑群的修缮,窑厂的库房中也常年备有琉璃,以备及时更换。
“父亲还参加过开国大典时的琉璃瓦更换。”萧永旺取出一张老照片,“这是1949年8月时拍摄的天安门,由于年久失修,外加连年战乱,城楼屋顶上的草都有一人多高了,近三成的瓦都毁损了。”
当时,百废待兴,中央决定只对天安门城楼进行小规模的修缮。琉璃渠接到的任务,就是要将2000多件瓦当补齐。
“我父亲负责研究如何让新瓦当做出来和旧的一样,这样才能保障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屋顶是一个颜色。”萧永旺说,“没有时间实验,只能直接投入生产,他凭借多年经验,对釉彩和窑温进行了调整,结果一举成功。”
这时,萧永旺又拿出了一件琉璃瓦:“这就是开国大典时烧的‘做旧’的新瓦。”果然,和旧瓦一模一样,几乎看不出色差!
1958年,新中国成立近10周年,中央决定建设10大建筑,将新中国展示给全世界。
“这10大建筑中的7座都用到了琉璃瓦。其中,民族宫屋顶所用的孔雀蓝琉璃釉彩是父亲从未见过、更没有烧制过的,必须重新研制。”萧永旺说,“当时,厂里几名技术骨干7天7夜没睡觉,反复实验了几十次,终于将孔雀蓝的釉彩烧制了出来……正是因为许许多多像父亲这样的人,才使10大建筑在1年内全部建完。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上周,为迎接国庆65周年,萧家的第二代“琉璃人”萧永刚,将他亲自烧制的几十件琉璃瓦送到了天安门。“如今,我弟弟继承了父亲的手艺,专门负责天安门琉璃瓦的烧制和每年的修缮。”萧永旺说。
从“新瓦做旧”到“向日葵瓦当”再到“天安门琉璃瓦每年的修缮”,65年来,萧家两代人通过天安门城楼上流光异彩的琉璃瓦见证了新中国的变迁与发展。
一家两代为天安门“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