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存训
杜存训题词
张连妹
杜存训,1916年生于宛平县西斋堂村一个农民家庭,有5个姐姐、1个哥哥,他最小。杜存训曾念过私塾、做过学徒,高小毕业后,在村小和史梦兰一起教过2年书。后来,宛平县成立简易师范学校,学制4年,校址在卢沟桥,杜存训以第三名的成绩入学。那时,他学习成绩好、说话也行,同学们干什么都推他出头,自然就成了一个学生“领袖”。就读简易师范学校期间,曾作为学生代表和学校交涉,并与同学们一起贴出几十条大标语要求罢免误人子弟的老师,被学校扣学分10分,记大过一次。杜存训因此失去全公费的名额,得知其家庭困难,八区区长谭体仁、王旭先生等人联名为他募捐了200元钱,杜存训才得以继续学习。后来,语文老师韩景义认为他思想进步,便给了他一本《共产党宣言》,这是杜存训第一次看到马列主义书籍。
位卑不敢忘忧国——始终走在抗日宣传工作的前列
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在北平大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的帮助下,杜存训等人组织成立了学生救国会,杜存训担任学生救国会的副主席,学生救国会主席叫崔以谦。崔以谦不久就跑到冀东汉奸殷汝耕那里去了,学生救国会就由杜存训负责,杜存训等人边学习边组织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杜存训还写了“抗日救国宣传提纲”,内容是抵制日货。放寒假时,发给每个同学一份抗日救国宣传提纲要求回家宣传,放假回来再汇报个人在村子里的宣传情况。另外,他们在卢沟桥、长辛店、丰台也宣传过。1936年,傅作义发动了“百灵庙抗战”,杜存训所在的学生救国会自动出去募捐,共捐了100多元,支持傅作义将军抗战。
“七七”事变后不久,卫立煌带着三个师(第十师、第八十三师和第八十五师)在斋堂一带抗日。杜存训等人迅速组织起宣传大队,支援抗日。宜传大队一共有3、4个,杜存训和杨济之都是大队长。宣传员主要是小学教员和清水、斋堂高小毕业的学生,还有贾兰波等,杜存训所在的大队跟第十师联系。当时,主要宣传抗日,宣传防空、防毒等,宣传完一天才回家吃饭。虽然每天挨饿,但是杜存训仍旧天天坚持。部队抗日20多天,杜存训等人宣传了20多天,卫立煌曾在东胡林的破庙里接见了杜存训他们几个大队长,对大家支援抗战表示感谢。第十师师长李默庵住在灵水村,杜存训等人曾募捐了几百斤梨用牲口驮着前去慰问,李默庵很高兴,把他们让到屋子里座谈了很久。
1937年秋天,中共北平市委派刘杰、黎光汉、李金亭等来到宛平,住在青白口。他们在八区活动时,杜存训的家就是落脚点之一。杜存训和史梦兰、宋恩庆、王树梅等人组织了民先队,杜存训为总负责人,民先队一般队员负责宣传抗日、发展队员,几个负责人负责联系军队。当时的地方武装有谭体仁、吕玉宝、郭玉田三部分。杜存训他们负责联系的主要是清水的郭玉田和煤窝的吕玉宝,经过锻炼与考验,1937年冬天,杜存训和史梦兰、宋恩庆、王树梅等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刘杰等人到阜平去了,交给杜存训等人的任务是隐避党员身份,公开宣传抗日,杜存训和史梦兰便在村里教小学,并和北平的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1938年春天,八路军来到平西,史梦兰、杜存训二人第二天便停止了教书工作。一天,党组织派人来到杜存训家,说准备让魏国元当县长,成立救国会,由杜存训先当筹委会主任,下去组织,时间不要拖得太长,顶多一两个月。并告诉杜存训已研究好了,史梦兰到县政府当教育科长,由王树梅组织游击大队,杜存训等人主要做了3件事:动员人参军、动员枪(跟地主要)、动员粮食。筹备成立救国会时,杜存训等人先下到村子里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抗日,讲述当前形势以及成立救国会等,100多个村子,一个多月绝大部分都组织起来了。不到2个月县里正式召开救国会代表大会,每个村选一个代表参加,大家举手表决,选举救国会主任,民主人士谭惠民担任救国会主任。
1938年夏,杜存训带着十几个人的工作团到北京马刨泉一带开辟工作,组织救国会。杜存训曾到黑马队宣传抗日,并得到了对方的赞成和支持。从马刨泉返回斋堂时,杜存训被叛逃后的赵同等人软禁起来,他们想要争取杜存训,但杜存训一再以家乡观念重为借口推辞。后来,在杨成武的帮助下,杜存训等人才得以返回斋堂。
从1938年夏开始,杜存训历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等职,亲身参加并领导了宛平县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在这期间,紧紧围绕党的建设,开展武装斗争、敌伪军工作,贯彻抗日两面政权政策,从而使我党的力量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
愿得此身长报国——始终在不断斗争中争取胜利1944年底,斋堂以外的据点都撤了,抗日战争胜利在望,这年秋天,杜存训到北方分局开会,会议结束后,杜存训任地委副书记,开始了新的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杜存训任易水地委书记、北岳军区第五军分区政委,中共察哈尔省易水地委书记、察哈尔省军区易水军分区政委。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保定地委副书记,河北省委候补委员、省工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全总八届执委会委员。1958年,被划为右派,受到批判,并被开除党籍。1979年2月恢复工作,任河北省工会顾问,1979年秋,平反恢复名誉,曾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6年5月3日在石家庄逝世。
从学生“领袖”到革命领导干部,杜存训的一生是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不断争取胜利的一生,是在栉风沐雨的前行中坚定信念的一生。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门头沟人,他曾在自己的家乡投身革命、书写青春,也曾走出家乡,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用生命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本文根据杜存训口述《从学生“领袖”到革命领导干部》一文编辑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