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乐春
崔乐春,1920年7月14日,生于宛平县田庄村,父亲崔显秀,哥哥崔荣春,叔父崔显芳。卢沟桥事变后,其父亲被来到山区的日本人杀害,之后崔乐春及其母亲生活十分艰苦,母亲常教导他“有国才有家,现在的苦日子是暂时的,只要把日本鬼子打败了,国家强大了,日子也就会好起来的。”在母亲的支持和叔父崔显芳等人的影响下,崔乐春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当中。
在抗日工作中书写青春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崔乐春经区政府统一分配,到本村任小学教师。1938年12月,经傅万聚介绍,并经上级党委批准崔乐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七区政府移到田庄村,崔乐春调到区委会,担任宣传委员,参加了宛平县委在刘家峪村开办的党校培训班,期满又转入冀热察区党委在涞水县镇厂开办的党校学习。当时正值日本秋季大规模扫荡,在严密的封锁中,崔乐春设法穿过了封锁线回到区委,汇报了党校的学习情况。
1942年,是对敌斗争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同年10月,县委书记林克清通知崔乐春任七区区委书记,以隐蔽方式,深入到七区上苇甸和平郊地区大宫村附近,整顿各村党支部工作,崔乐春便依靠炭厂找到上苇甸不脱产的小区区委李秀,和平郊台头村张德泉了解情况,然后,分别到妙峰山山前和山后各村党支部进行了整顿工作。期间,崔乐春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与当地群众同甘共苦,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对敌斗争。
1943年,崔乐春又积极投身于组织劳武结合的游击小组和争取敌伪军工作等各项重点工作中。1943年的秋天,县委为了坚持和加强对敌斗争,从县大队抽调崔广体和14名战士组成抗日游击小队,崔乐春任指导员。根据区里需要,还可补充至20人左右,为了补充枪支,崔乐春等人到石景山的一处铁道队,进行夜间袭击,缴获了一敌护路队全部武器、弹药,解决了游击小队因扩充队伍而缺少的枪支问题。
1944年春,平郊地区组织起平郊武工队,齐文清任队长,崔乐春任书记,他们依靠妙峰山的有利地形,开展平郊地区对敌斗争工作。在崔乐春等人的带领下,武工队曾在夜间深入据点突然袭击,一举摧毁了伪警察所,并活捉了伪警长。经过充分的计划安排,武工队还统一时间、统一行动,分若干小组分别除掉了各村“红枪会”的武装组织,收缴了所有武器。1945年7月,平郊武工队经过周密侦察和策划,在民兵的配合下,由日伪内线关系作内应,诈称一个团的兵力,包围了利丰煤矿警备队,结果大获全胜,缴获了全部武器、弹药,解散了警备队,80余人经教育大部回乡,拔掉了日本设在平郊的一个“钉子”。日本投降前夕,经县委决定,撤销了平郊武工队,建立了六七八区,崔乐春到昌宛县委任宣传部长。在房山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中作出贡献
1947年10月,崔乐春从昌宛调到房山县委,1948年6月,任房山县委副书记,同年12月任县委书记。在房山工作期间,崔乐春全身心投身于房山的解放、发展等各项事业当中。
1948年12月,崔乐春带领县民兵大队配合冀中七纵队二十旅长刘秉彦率领的三个团和军分区独立营,围攻了县城,并于12日解放了房山县城。县内党政群武各部门工作机构迅速建立起来,并召开了群众大会宣布接管城市的各项政策,稳定了群众情绪,中小学、杂货铺、药铺、作坊、裁坊、修理行、服务行均恢复了营业。
1949年初,潜伏在各地的国民党残余反动分子在山边一带秘密串联,残害人民、扰乱社会秩序,崔乐春同独立营岳长玲组织公安局、民兵配合独立营4个班组成工作队,进行了2个月的清剿,山边成伙的零散国民党残余反动分子均被歼灭,缴获了所有武器。社会秩序大为好转,群众生活、生产得到了稳定。
1949年春,崔乐春等人带领房山人民进行了新区土改,让无地、少地的农民在土改中无偿得到了土地,为了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他们还颁发了土地证确定土地权。
1950年1月,崔乐春等人带领房山人民群众开展了大生产竞赛运动,提高了群众的劳动效率,增加了粮食产量和百姓收入。1951年,平西地委在涿县召开了各县参加的生产会议,房山通过生产汇报评比,被评为生产先进县,受到了通报表扬。1952年,崔乐春调到原平西地委(驻通州)任地委宣传部长,领导了这一地区的宣传教育工作。
在更高岗位上投身于国家建设事业
1954年7月,崔乐春从通州地委宣传部调入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崔乐春分到国家计划委员会城建局,边工作边学习城建工作,并办理了很多重大工业建设项目。1955年底,崔乐春被分配到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的燃料局,后分工任石油处处长。他挤时间学,努力提高工作业务水平,对国内石油重大新建项目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审批工作。1956年,崔乐春作为机关代表参加了国家建委召开的第一次基本建设会议,全面了解了国内基本建设的情况,会议中毛主席还亲自接见了参加会议的代表,并且合影留念。会后建委筹建国家建筑科学院,崔乐春被调到国家建筑科学院任组织处处长,参加了筹备工作。
1957年12月,因国家精简机构,决定撤销建委,建筑科学院合并于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成为全国建筑科学研究中心,崔乐春在院党委任组织处处长,兼管人事的领导工作。1960年4月9日,建工部党组任命崔乐春为院党委副书记,院领导分工中又兼任市政工程研究所(原城市建设部合并到建研院的科研所)的领导工作。他深入科研工作,熟悉了科研与应用的关系,摆正了政治与业务的关系,自身的领导工作水平逐渐提高。
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磨练
1962年6月,正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中央在国家机关选调了百名司局级干部挂职下放到全国高产县担任各县副职领导,为期3年。崔乐春被分配到熟悉的顺义高产县任县委副书记,和顺义县的干部、人民共同努力,实现了从原平均亩产粮食360斤,提高到平均亩产400斤的高产指标,并向中央写了汇报材料。在挂职下放的艰苦条件下,崔乐春重新学习了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并锻炼了坚强意志。
1965年10月,崔乐春从顺义回到建研院,任院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1969年,崔乐春继续服从分配,到河南武陟工作。1971年,崔乐春从武陟回到北京,继续投身于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工作当中,1973年以后,国家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改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崔乐春任副院长。1983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崔乐春办理了离休手续。2020年11月17日,崔乐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2020年11月19日,中国科学研究院发布讣告称,“崔乐春同志一生务实勤奋,兢兢业业,作风朴素,密切联系群众,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发展恪尽职守,鞠躬尽瘁,作出重大贡献。他的不幸逝世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有限公司的重大损失。”
(本文参考了崔琳撰写的《父亲走过的路——崔乐春回忆录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