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焱
我患失眠症多年,常常是到了子夜尚不能入睡,或者一夜只睡1、2个小时就再也无法进入梦乡。睡不着就会胡思乱想,后来,我开始聆听秋虫的鸣叫,由它们陪伴我度过漫漫长夜。
在静谧的秋夜里,虫鸣之声从窗外墙角的草丛中悠悠传来,时而明快,时而凄婉,时而高昂,时而低沉,很有一点古诗词中平平仄仄的韵味儿。在这秋日的夜幕中,这虫鸣之声在自由自在地吟唱着、萦绕着。静静地听着虫鸣之声,我的心绪竟然如歌谣一般生动了起来。想着曾经读过的那些美好的诗句,凝视着窗外浩无际涯的无边夜色,听着回响在这秋日里的虫鸣之声,心头一下子涌起了阵阵温暖和感慨。
在春日听鸟声,在夏日听蝉唱,在秋日听虫鸣,这些都是大自然的美妙声音。春日的鸟声是清脆的,会拨动许多人心中那根温暖的心弦;夏日的蝉唱是激越的,会触发许多人內心的激情;而秋日的虫鸣之声则是从容而淡定的,一唱三叹,韵味儿十足。
凭我多年的听力感觉,这秋夜群鸣的秋虫中有:蝼蛄,俗名喇喇蛄、土狗子(有一双能掘洞的前爪),叫声圆润,经常是低吟浅唱;蟋蟀,那“唧唧”的叫声时长时短,声音尖细、优美,节奏分明;油葫芦,深褐色,通体发亮,六脚色深,身体形状很像蟋蟀,发出无节奏的“啾啾啾”之声,婉转、优美,富有感染力;纺织娘,形体像蚂蚱,头小,翅长,多为淡绿色,它们发出“轧织、轧织”的叫声,那声音亮丽,像女声歌喉,清唱中显出柔美,一声长,一声短,酷似纺织娘在摇响纺车,它在发声时极美,双翅隆起,像绿色的花朵在绽放。
秋日之时,凉风吹起,月光清辉,秋虫在夜色里尽情鸣唱,这声音迤逦于夜色的宁静中,有人闻之思念远方的人,有人闻之寄托自己的衷肠,那一声声的虫鸣,分明是盼望心中思念的人早日归来的诉说。
静静地听着虫鸣之声,也在放飞着心中的思念。思念是一首深情款款的诗,思念是一幅情深意浓的画,思念也是红尘里一种动人心弦的美,让人感到苦中有醉人的甜蜜,让人感到韵味无穷。的确,秋夜的虫鸣之声总是会引起人们的共鸣。有人在虫鸣之声里别有怀抱,有人在虫鸣之声里喟然叹息,有人在虫鸣之声里悄悄流泪,有人在虫鸣之声里驰骋心怀。
记得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散文里说:“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简洁的文字,一字百炼,读起来回味无穷。著名收藏家王世襄在他的《秋虫六忆》中说道:“秋虫这小虫子真可以拿它当人看待。天地间,人和小虫,都是众生,喜怒哀乐,妒恨悲伤,七情六欲,无一不有。只要细心去观察体会,就会看到它像人似的表现出来。”对于弱小的生命只有用心去感受,方能得以回报,享受秋虫们带来的快乐。


秋夜虫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