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羊肉”是极具北京传统特色的美食,很多人把涮羊肉说成火锅。尽管都是涮,但两者并不等同。火锅万物皆可浸食,而“涮羊肉”,则是强调涮的食法和主要食材,也就是羊肉。20世纪50年代,山东籍一个绰号叫孙小辫儿的人,因家道中落进京摆起烧酒摊,事业初兴,恰巧赶上前门外一家小酒铺转让,他接手后创办了“正阳楼”,继而发展成为京城八大楼中的一员。“正阳楼”经营有道,吸引了京剧名家梅兰芳、著名学者梁实秋、著名文学家林语堂、老舍以及众多美食家等前来大快朵颐。
涮羊肉作为一种中国独创的美食,其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商代的兽面纹
青铜纹鼎,被认为是火锅的雏形。东汉时期出土文物中的“斗”,指的就是火锅。三国时期,已有用铜制的火锅,但当时并不流行。老北京涮羊肉起源于元朝,当年,忽必烈率兵打仗途中,士兵杀完羊准备炖羊肉,当水即将烧开时,忽报敌军已向他们袭来。厨子灵机一动,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到水中煮熟,加上辣椒、葱花和芝麻酱而食之。忽必烈感到此肉非常鲜美,便赞不绝口并赐名“涮羊肉”。于是,“涮羊肉”便在北方流行起来了。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
围炉“涮”食的传统可追溯到宋代,南宋林洪著的《山家清供》之“拨霞供”一文,开创性地描述了涮肉的“涮”法。一个冬日,林洪去武夷山拜访隐士止止师,途中抓到一只野兔不知如何处理。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座上,用水少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一箸,令自夹入汤摆熟,啖之,及随宜各以汁供。”意思是说,在石桌上放个生炭的小火炉,上架汤锅,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花椒做成调味汁,等汤开了用筷子夹着肉片在汤中烫熟,蘸着调味料吃。林洪食后,不但感觉滋味鲜美,在飞雪的寒冬中,与好友围聚一堂、谈笑风生,实在畅快。又见肉片色泽宛如云霞,便将此佳肴取名为“拨霞供”,并赋诗云:“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
《旧都百话》云:“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民族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老北京涮羊肉兴起于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成为一道著名的“宫廷菜”,康熙、乾隆二帝所举办的“千叟宴”,内中就有羊肉火锅。今日,北京涮羊肉作为北京地域特色饮食已享誉海内外,可分为“东来西坊”两个主要流派。
“涮肉何处嫩?要数东来顺”,“东来”即“东来顺”。这里一律选用内蒙古西乌珠穆沁的阉割绵羊,而且一斤羊肉要切成80片以上。因此,东来顺真正的技艺是“刀”。师傅一片片地切,切后盛盘,每片羊肉的长、宽、厚,都有定规的尺度,薄薄的肉片摆在盘中,盘中青花隐隐可见。人们赞称这种肉片“薄如纸、软如棉、匀如晶、齐如线、美如花。”将肉片投入火锅中一涮即熟,肉片肥而不油,瘦而不柴,久涮不老,吃起来不膻不腻,味道鲜美之极。
“东来顺”的佐料极其讲究,有芝麻酱、绍兴黄酒、酱豆腐、韭菜花、辣椒油、虾油、葱花儿、香菜末儿,以及他们特制的“铺淋酱油”,锅底汤中加海米、口蘑等,这涮肉就具有了清香鲜美的独特魅力。再搭配些糖蒜、热芝麻烧饼,口感极佳。《穆斯林葬礼》有一段描写:“韩子奇坐在东来顺的楼上雅座,无心欣赏窗外的雪景,眼睛只盯着紫铜火锅中沸腾的开水发愣,仿佛在研究那小小的波涛。愣一阵,便懒懒地抬起筷子,夹起一片薄薄的羊肉,伸到沸水里一涮,两涮,三涮,在最准确的火候捞出来,放进面前的佐料碗里一蘸,然后送进嘴里,慢慢地咀嚼着……”食客来此涮羊肉,似乎不是吃,倒像是把玩一件稀世珍品。
“西坊”,指得是京西北的阳坊涮肉,它靠得则是近水楼台先得“羊”。“阳坊”于京西北昌平域内,这里是蒙古进入京城,以及京北、平西的交通枢纽。清初时,关内与关外的经济贸易日益繁荣,每至秋末冬初,蒙古、西北等地的羊群大量赶入此地,人们便把阳坊改为“羊坊”,民国后改为“阳坊”,一直沿用至今。西北的羊进京,大多经阳坊的村民接手,然后分割或运往京城。这里提供鲜美的牛、羊肉招待各方来客,颇具特色的羊肉饮食,一度成为阳坊的一道独特风景,形成了北京涮羊肉的一道名品,也成为北京非遗的一员。
阳坊涮肉有四大特色,其一是羊肉选材。他们选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的羔羊,其外观为黑头白羊,肉质鲜嫩。其二是屠宰制腔。手法娴熟的师傅可做到“一刀断四管”,制成“羊腔”,而后完成砸羊、剔羊等工序。其三是卸肉包卷。卷肉讲究肥瘦搭配均匀,红白相间。其四是鲜切“月牙儿”,指的是羊的前腿夹心肉,与扇面骨相连处的一块月牙形软组织,俗称“脆骨”,亦称“高钙”。切出来的肉片“肉七骨三”从侧面看,粉色肉片中镶嵌着一条细细的白色脆骨。
当下,北京的涮羊肉仍以“东来西坊”为最,但大大小小的涮羊肉店如雨后春笋,遍布京城和郊区,即使是在乡镇甚至村坊亦多有涮馆。目前,寒冬来临,正是“涮羊肉”从短暂冷淡,又重新受到人们追捧和青睐的时节。
2025-01-03 总第1856期
上一期下一期
北京的涮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