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闫吉)随着近年来永定河生态补水工作的持续深入,沿岸地下水位显著回升,生态修复成效日益显现。近日,记者走进妙峰山镇陈家庄村实地探访发现,天然泉眼因生态补水源源不断地涌流,成为永定河流域生态复苏的生动写照。
陈家庄村背靠群山,永定河从村前流过。在村外西北角,一股清泉正从岩缝中汩汩涌出,汇聚成直径约2米的清澈水潭。据区水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处泉眼的地层岩性为奥陶系灰岩,属于下降泉,每日流量可达648立方米。它与玉泉山泉共享同一补给源,更是玉泉山补给的重要地质通道。如今,陈家庄泉主要用于生态用途,当地还精心修建了人工泉池,既兼具了生态功能,又增添了景观美色。
记者在现场看到,泉水从泉底不断涌出,水波清透见底,水面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宛如撒落的星子,美不胜收。泉眼边缘簇拥着浓密的绿色水生植物,为这处清泉增添了几分生机与韵味。
泉池旁,村民和游客谈笑风生。泉眼旁边还设立了宣传栏,展示了地下水回补工程的相关数据,强调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的重要性,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
一位游客说:“我们来门头沟踏青,无意中走进了这个小院儿,看到了带有泉眼的泉水,感觉特别震撼。”
一泉之变,背后是“节、控、换、补、管”的综合施策,更是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的不断提升。这一喜人变化源自永定河生态补水工程的系统实施。近年来,通过官厅水库、南水北调等多水源的联合调度,永定河全年全线有水,带动了更多生态效益的持续释放。
如今,这条穿越京津冀的生态廊道,正重现“清水绿岸、鱼游浅底”的生机图景,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